七、宝宝的小便:每天5-6,7-8次。
如为红色,表明奶吃的太少了。应对:当然是多吃奶。
正常的小便:有些黄色的。
八、鹅口疮:(多发在黄梅季节)
是一种霉菌,长在宝宝嘴角,擦不掉。但是长得很快。
形状:一片一片的
对策:妈妈手洗干净再给宝宝喂奶。
擦奶头的布一定要煮开消毒过。(好像也和母乳喂养的讲座有冲突,不过总是消毒过心理踏实一些)
奶瓶也要煮开消毒过。
药物:到医院买米糖唑,奶喂好以后擦。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在口腔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会发生鹅口疮,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也有可能是因为奶头不洁或者喂养者的手指感染,妈妈的乳头或者橡皮奶头都是感染的来源。主要表现为在牙龈、颊黏膜或口唇内侧等处出现乳白色奶块样的膜样物,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分布,要马上去医院配药,不然宝宝会痛,经常哭闹不安,吃东西或者喝水时会有刺痛感,所以孩子经常不愿意吃奶。还有一种出现在上下牙龈出,一粒一粒的,这个不是鹅口疮,是皮下脂肪堆积,不能去挑他,随它去好了。
注意:喂奶前洗手,指甲要剪干净;纱巾/口水巾/奶瓶要消毒(沸水中煮10分钟);
怎样区分奶块和鹅口疮:都位于口腔内两侧,奶块用棉签擦拭即可擦去,擦不掉即为鹅口疮;
发现鹅口疮可来妇保配药,让宝宝吃饱后再涂药;
马牙、板牙一般出现在牙床上,6个月内自然消失。
九、 上体珠(音)
形状:一颗一颗的原因:
脂肪堆积
位置:牙龈边上,或者天花板上面
一般2-3个月,最多6个月会自行脱落。
十、脐带消毒
药物:倍洁宁 聚维铜碘溶液 (不知道其他医院用的是什么药)
脐带一定要处理好,脐带内有2根动脉一根静脉。
棉花棒浸透,不要碰到瓶口,消毒每天1-2次
方法:翻开,分开脐带和皮肤。螺旋形往外圈的方式消毒,2-2.5cm
如果宝宝的分泌物比较多,再换一根棉签继续消毒。如果棉签的颜色没有怎么变,就表明宝宝没有什么分泌物了。
擦药的时候宝宝哭不是因为疼,而是因为药是凉的
脐带脱落:越早越好,一般为7-14天,脱落后还要消毒,把药水滴在脐带上,干燥后不用处理,出大包的话(是会哭的小孩,要多抱,2月后会好的)。
护理脐带的重要意义: 脐带下方是腹膜,再下方就是肝,如果没有护理好脐带,可能会引起败血症。
出生第一天用纱布包扎,第二天起任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一天消毒2次;
一般2周内脐带会脱落,脱落后继续消毒3天,待干燥即可;
消毒:棉签要浸透消毒液,离开消毒液瓶时不能碰到瓶口;展开脐带,用棉签横过来由中心向外涂抹一个直径2-3cm的圈;观察棉签,若上面分泌物较多,则换一根棉签再擦一次;
若分泌物很多且边上皮肤发红则怀疑感染,要送医院。
宝宝出生剪断脐带,一般留0.5公分在宝宝身上,系个塑料圈,第一天用纱布包住的。第二天就会看到,我们要保持其干燥。每天消毒两次,如果消毒不好,脐带湿粘,会导致败血症。出院时,医生会配专门消毒药水。回家后每次洗完澡,将棉花棒浸透,别碰瓶口。要分开脐带和皮肤,平着从里面一圈一圈消毒出来,如果有白色粘物,就再次消毒,直到棉签颜色不变就好,不要怕宝宝哭就不消毒了,这个地方是厌痒菌最喜欢生存的地方,一定要护理好。为促使脐带脱落,可以在消毒时上下左右摇摇血管,千万不要拉它,因为下面连着腹膜,下面有肝脏。曾经有宝宝肠子被扯出来。脐带脱后3天就不用再消毒了,期间洗澡时不能碰水。
十一、如何给宝宝洗澡:--- 脐带未脱落的时候
洗澡:即使是冬天也建议天天给宝宝洗澡。
洗澡是早教的手段,水的比重、温度和压力等能刺激皮肤,天天洗澡的宝宝更聪明。
一开始让宝宝体会到洗澡的乐趣很重要。
脐带未脱落的时候:用脸盆更方便
洗之前要准备好所有的东西(衣服、尿片、毛巾、浴巾,宝宝洗理和护理用品等等)。建议把宝宝的洗理等东西用一个框装好,这样每次都不会拉下,也方便整理,浴巾、尿片、内衣、外衣从上到下按次序叠放,穿起来就很快,宝宝不会受凉。
关上门,即使是夏天也要关门。之后就不要开门了。
水温:38-40度。38度比较好。可以用手肘关节来测试水温。
室温:28度以上。
注意:脐带不能碰到水
洗澡程序:(5-10分钟要完成,最长不能超过15分钟。)
(大人的拇指和食指从耳朵后向前盖住耳洞,左臂托夹宝宝身体,使宝宝背部靠在大人前臂上。)
1. 先擦眼睛,用毛巾擦一下,换一面,擦另外一只眼睛。
2. 擦脸
3. 用一点点沐浴露,在手上先弄出泡泡来再擦:顺序:头、颈、背。
4. 洗屁股 ,姿势就倒过来
(姿势:大人左手抓住宝宝的左腿,让宝宝身体靠在大人前臂上。)
用一点点沫浴露,洗生殖器、大腿、小腿、脚趾(这个时候宝宝的身体是朝前了)
6.第一盆水洗第一遍,第二盆水洗第二遍,就比较干净了。(用两个盆比换水方便。)
7.擦干宝宝,一定要快。把宝宝用衣服盖牢。
8. 脐带消毒
9.上尿片:尿片可以在脐带上方或者下方,但是不能压着脐带。尿片:留一指空间。如果是女生,在阴部处拉一拉。
10.穿衣服
内衣:建议自己加做两根带子,固定宝宝手臂。
裤子:要用系带的,不要用松紧带的。
插话:给宝宝喂奶前摸摸宝宝的手心或者脚底。可促进宝宝吃奶。
十二、如何给宝宝洗澡:--- 脐带脱落以后
脐带脱落以后,可以开始用浴盆了。不一定要用浴网,因为网上方部分宝宝不在水中,比较容易着凉。
洗澡的时候要和宝宝说话,这也是一种早教的机会。还可以给宝宝一个小玩具。
沫浴露:一周用2-3次就可以了,不要天天用。也可以间隔用肥皂。肥皂和沫浴露的味道不同,也是一种早教。
即使每天洗澡,早上还是要给宝宝洗脸,晚上要洗屁股。
室温:28度,水温:38-40度;沐浴露:一周用两次即可;
脐带未脱落前用脸盆洗,准备两个脸盆;
眼睛要从外侧向内侧擦拭;
尿不湿:要把脐带都包住,腿侧的松紧带要翻出,如果是女宝宝,一定要把尿不湿底端再往下拉一下;
穿完衣服要把五官再清洁一下;
鼻腔要用棉花棒清洁,鼻腔深处的鼻屎要用两食指轻揉推出,若太干难以推出,可用棉签醮适量温水先软化一下;
洗澡是最佳的早教手段。要坚持每天洗,特别是头3个月。室温28度以上,水温再38-40度之间,洗澡要快,尽量在5-15分钟内完成洗澡。洗澡前准备好衣物,放好尿片,再放大毛巾。用品备好:消毒液,护臀膏(妇保记得配好带出来),洗发液,沐浴乳,棉签。脐带未脱前,准备两个大点的脸盆,小凳子。放好两盆水,先洗脸,再将沐浴乳搓出泡沫,抹宝宝身上,再擦洗。然后再用另一盆水冲洗干净。擦干后,脐带消毒,包尿片,最好不要用爽身粉,现在爽身分很多都有添加成分,对宝宝其实并不好。
脐带脱掉了,就可以用大浴盆洗。托住头,现在有放浴盆里的支架,虽然方便轻松,但其实宝宝更喜欢直接接触水。沐浴露一星期用两次就够了,其他时间就用清水洗洗,每次洗的时候告诉宝宝这次用沐浴露,这次就清水洗,以培养宝宝对味道区分。每次洗澡也要告诉宝宝,我们洗澡了。洗澡时澡盆里可以放1个玩具,1个玩具放1星期后更换,4星期后再换回来。包尿片时最好将脐带处一起包进,松紧度刚好1指能入。穿衣服抓牢肘关节,袖子穿进,另一只手抓住宝宝的小手就可以。裤子不要用松紧带,宝宝的腹部都还是鼓鼓的,最好不要有束腹,分体的衣服最好将松紧带换呈带子抽抽。不要用手套脚套,影响宝宝脑部发育。
十三、 新生儿抚触(妇保701房间是抚触中心,有资料可以拿)
只要在医院做好三次,宝宝就会有依赖性。回家以后即使爸爸妈妈的手生硬一些,宝宝也可以适应了。最好是爸妈自己做,不要让保姆做,这也是很好的沟通。
新生儿抚触的意义:促进情商、智商,提高宝宝睡眠质量,促进宝宝吃奶和排便。
插话:准妈妈孕35周以后,一定要早些睡觉,调整宝宝的生物钟。
要坚持和宝宝说两句话:1。睡觉了。2。吃奶了。这样有助于宝宝出生以后正常睡觉和吃奶。 (真的不明白吃奶了什么时候说比较合适。。。。。要探讨)
插话:爸爸的胎教:可以拍拍宝宝的屁股,和宝宝说话,唱歌等。吃饭的时候可以敲敲碗,告诉宝宝吃饭啦。宝宝能听到。。。。
回到正题:
抚触者:手指甲要剪掉,手不要接触洗洁精等刺激性的东西。手要用温水洗过。
抚触的时候用腕关节,柔和一些。
可以配合使用婴儿润肤油。(千万不要用橄榄油,宝宝会过敏的。)
室温:24度以上。
时间:宝宝吃饱、睡醒的时候,抚触可以做到7-8个月。(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不要抚触。)
上下午各一次。如果是晚上不爱睡觉的宝宝,上午一次,晚上7点一次。这样宝宝就比较容易入睡了。
效果举例说明:一个月宝宝头长了2.5cm,身高增加5cm. (抚触的时候适当拉拉宝宝,如腿部和手部,可以促进宝宝长高。)
1-2次/天,5-15分钟/次,发烧生病期间不要做
室温:24度,睡醒后,两次喂奶间隔中间做
抚触可以做到6-7个月,坚持3个月内不放弃,一天两次。在宝宝睡醒吃饱后做。自己手要保养好,做之前擦点润肤油。做时垫个毛巾,5-15分钟。
头部:1、眉心沿着眉毛至太阳穴,按下。
2、嘴下沿下巴到脸颊,按下。
3、头上至耳后根,按下。
胸部:肋骨处左斜上,右斜上,来回交叉,不碰乳头和脐带,以刺激肺部功能。
腹部:从宝宝右边开始,右上腹至右下腹。右下腹至左下腹。
手:挤牛奶一样顺几遍,然后手掌,手臂手指,放松。脚也是一样。
背部:胸部和背部按住,翻个面,第一次将头侧过来,宝宝很聪明,以后就都知道要侧头了。上背部开始,中间往外做到腰部,然后中间打圈,告诉宝宝头腰抬起来。然后屁股摸摸。
最后从头至尾抚摸一遍,告诉宝宝结束了,明天再继续。
完毕后,可以训练宝宝爬行,手撑牢脚底,不要推他。
新生儿抚触的手法
可以做到6-7个月。
功能:提高宝宝Eq, Iq, 提高宝宝免疫能力,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何时做:宝宝吃好奶,睡醒以后。
要使用润肤油
第一部分:头部运动 要领:画出笑脸
S1:
头:先是上额,用大拇指的指腹,从中间向两侧做,在太阳穴上轻轻一压,做3~5次;
S2:下颌,同样也用大拇指指腹,由中点自下而上(到宝宝脸蛋上鼓鼓的地方,轻轻一摁)做,使两嘴角成微笑状; (作用:有利于宝宝咬肌和牙齿的发育,宝宝不流口水)
S3:头顶,用手掌面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到宝宝耳朵后的乳突处摁一下,作类似屡顺宝宝头发的动作。(刺激大脑)
第二部分:胸部运动:3分钟 要领:交叉循环
S4: 肋骨下侧向上方对侧,交叉,不要刺激宝宝的乳头 用四个手指的指腹
第三部分:腹部运动:I(第1步) Love(第2步) U(第3步)
要避开宝宝的脐带,两手分别从腹部右侧从上到下是I,右上到左上再到左下是倒L,从右下到右上到左上再到左下是倒U
S5: I Love You
功能:促进宝宝排便奇招呀 手指:四个手指的指腹
第四部分:手部运动:
要领:捏挤扭转
S6:
上肢:两手上下攥住宝宝的胳膊,右手自外向内向下边转边捏,左手则则自内向外向下转捏。
简单些说:印度挤奶式
手: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腕,另一只手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呈C型状握住宝宝的手臂,由臂膀处缓缓转动至手腕处,左右两手交替按摩数次。
S7: 手掌 ,用拇指按
S8: 手背,用指腹按
S9: 手指:用妈妈的食指和无名指,经过关节的时候,在宝宝关节处抖抖(捏拉)== 两侧神经比较丰富
S10: 肌肉放松 从上到下搓滚
第五部分:腿脚部运动 (同手部运动)
S11: 挤奶式
脚:一只手握住宝宝的脚踝,另一只手成C型状握住宝宝的大腿(接近臀部),同样由大腿处缓缓转动至脚踝,让宝宝觉得整条腿都得到了充分的照顾,左右两腿交替按摩数次。
S12: 脚掌:要和宝宝多交流,一开始宝宝会怕痒的
网上有人这么写:足:自足掌中线,从足跟向前向两侧做按摩。
S13: 脚背
S14: 脚趾
S15: 放松
第六部分:背部运动
背部运动:
把宝宝翻过来。第一次要帮宝宝把头转过来,以后宝宝就会自己转过来了。
翻:右手在胸部,左手在背部,不要拉起来,只要翻过来就可以了
S16 背:以脊椎为中分线,双手与脊椎呈直角,往相反方向重复移动双手,从背部上端开始移往臀部,再回肩膀。(用手掌)
S17:
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 ,做打圈状
(这个动作要让宝宝头抬起来) 作用:促进排便
对宝宝说:宝宝,把头抬起来
这个时候宝宝的手会放到前面去
第七部分:从屁屁到收尾
S18: 屁屁 ,打圈,两手同一方向
S19: 五指分开,从头到脚,用手腕力量 (同时告诉宝宝,结束了。。。。)
S20: 抵住脚底,让宝宝开始爬(不要推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