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121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多贺谷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12 
帖子
167 
1
发表于 2011-11-28 15:5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喜羊羊@tj 于 2011-11-29 14:24 编辑

   前不久我家乐乐发烧,带他去医院验血,原来有这么多宝宝因为发烧到医院输液,想和妈妈们分享一下如何护理发烧的宝宝。   首先妈妈们先不要一味的着急,照顾发烧的宝宝,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知道一些相关的护理知识。否则,面对宝宝体温的升降起伏,您真的难以应付!!
先来了解一下发热的分度
宝宝发热的分度目前尚不统一,目前大多数都采用以下标准:

37.5℃~ 38℃为低热
38.1℃~ 39℃为中度发热
39.1℃~ 40.4℃为高热
40.5℃以上为超高热
怀疑宝宝发烧,首先要给宝宝测量体温,确切了解宝宝体温的高低,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内,不必要吃退烧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温。首先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18℃~25℃)、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宝宝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宝宝发烧时,呼吸会加快,蒸发的水分多,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让宝宝多喝温开水,促使多排尿、多发汗而降温。
   这时要给宝宝物理降温,具体方法: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也可将冰袋、冷毛巾、退热贴放在孩子前额,降低脑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吸收入体内,会引起宝宝烦躁、哭闹。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了38.5℃那么就要给宝宝服用退烧药了,妈妈们要严格按照宝宝体重服用退烧药,一般来讲,退烧药一般是服药后40-60分钟的起效时间,所以妈妈们给宝宝吃完退烧药后不要着急。要让宝宝多喝水,可以给宝宝喝一些加水的宝矿力水特,为了给宝宝增加些电解质,以防宝宝脱水。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宝宝在夜间容易发高烧。这是因为宝宝身体的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而宝宝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不喝水,体温就更容易升高。
    如果晚上宝宝睡着了,体温很高,要把他叫起来喂退烧药或做物理降温,否则体温过高会导致高热惊厥。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热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发烧,体内第一道“防护墙”
    最后要提醒家长,很多家长认为发烧就是有炎症,马上给宝宝吃消炎药,这是不对的,建议家长带宝宝去医院做个血常规,看看白细胞的数量,要是很高是炎症引起的,要是白细胞很低那么是病毒引起的,这是要是再吃消炎药白细胞将很更低。其实发烧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发烧是体内的一道“防护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长。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7-07-27 
帖子
117 
孩子小时候第一次发烧就吃美林了,后悔啊
乐乐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5090 
收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9-04-10 
帖子
291 
物理降温是王道
多贺谷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5-12 
帖子
167 
回复 快乐的小脏猪 的帖子

以后注意吧,不到38.5最好不要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护理发烧宝宝的一些经验:确诊病因前就用药降温 反而会更重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