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6 | 浏览: 88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2-04 
帖子
7084 
1
发表于 2009-9-18 14:4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今年8月的一天,李俊、张洁夫妇刚从电影院看完电影回到家,已经是深夜10点了。正欲开门,只见家门上贴着一张匿名字条:“你们要是再在家里一丝不挂,我们就拍照发到网上!”李俊这才明白,自己和妻子在家里“裸居”,已经让对面的邻居无法忍受,发出了这张恐吓字条。      李俊和张杰是在澳大利亚上大学时认识的同学,同是湖北老乡的他们,在异国很快坠入爱河。毕业回国后两人都留在武汉工作,2008年,两个人终于修成正果,在武汉某高档小区买了一套房子,过起甜蜜的生活。夫妻两人都在国外呆了几年的时间,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在家里的生活也基本上是西方模式,最显著的一点就是特别喜欢在家里“一丝不挂”。本身就是学医药学的李俊说,在家“裸居”能在下班后让身体得到彻底放松,缓解身体因为白天的工作带来的压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对身体保持年轻很有好处。张洁也觉得夏日“裸居”很舒服,而且皮肤经常晒太阳对保养也有好处。在“裸居”的认识上十分一致的夫妻二人,只要不是特别寒冷的日子,在家里都“一丝不挂”。      李俊家里是西式装修风格,向阳的地方装的都是落地大玻璃。这样一来,他们的裸居生活就让对面大楼上的居民大跌眼镜。今年7月,物业敲开了李俊的家门,称早在今年6月,就有对面的居民向物业公司投诉,抱怨李俊夫妻在家里经常不穿衣服,而且夫妻二人经常光着身子做些拥抱、亲吻等亲昵举动,让对面居民十分反感。但是物业公司当时觉得此事是业主的自由,不宜插手,所以没有来找李俊。直至对面有对夫妻来到物业严厉投诉:发现自己16岁的儿子暑假在家,竟然在窗口架起了望远镜看李俊夫妻二人在家“裸居”,认为李俊夫妻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儿子的心理健康,要求李俊立刻停止这样的行为。      李俊当时也吓了一跳,答应以后一定记得拉上窗帘。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两人每天将窗帘拉开后经常忘记关上,直至自己在家已经光着身子转了几圈才想起自己没有拉窗帘,但是此时拉上已经来不及了。为此,物业又来了很多次,李俊每次都称下次一定记得拉窗帘。久而久之,李俊也开始反感物业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此事来找他“麻烦”,索性在物业来访的时候故意不开门。对面的邻居已经对此忍无可忍,所以给他家门上贴上了“恐吓字条”。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04-19 
帖子
8072 
还是注意周围的邻居比较好,不能光顾着自己痛快了。挂个帘子吧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2-04 
帖子
7084 
免费欣赏了,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02-24 
帖子
4220 
外国人也不是都“一丝不挂”吧,这好的没学着,竟带着点洋垃圾回来
晖晖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09-03-01 
帖子
12885 
还投诉,看还看不过来捏! ,这投诉的人也是,你把自己家的窗帘拉上不就完了吗?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7-07-25 
帖子
4107 
也不想想他家要也有个孩子,还是整天这样子吗
涵儿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08-01-18 
帖子
18634 
不花钱的电影 还投诉什么啊
婷婷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1-20 
帖子
1567 
我家对面楼一家3口人(傻儿子快30了) 都喜欢光穿着小内裤在屋里闲逛。。 叫我们很是郁闷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夫妻在家裸居”愤怒邻居 贴条恐吓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