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64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06-01-01 
帖子
1506 
1
发表于 2015-1-28 16:2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QQ截图20150126135558.jpg

2 t5 O3 R. p5 E! n

4 a& {9 y( s2 a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而且还不止一次。“叛逆期”是心理学家们的一个说法,代指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对独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其实,若父母能够读懂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学会尊重孩子,亲子冲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结果了。, D6 C9 c  C$ g& e/ b$ R9 M

, D7 ^3 F0 _3 h3 O) S: E2 ^
  n( d' V0 b/ T4 |
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会经历3个特别的时期,期间都会表现得很逆反——父母可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特点区别对待。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孩子的行为,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 U; v' b% a0 c# P. d* {
* m/ \) d! O. x: h/ k9 P# j第一叛反期
, a' J6 L! W( a; u$ H2.5-3岁,自我意识萌发6 O2 r3 J% v/ u
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出现在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一般是在两岁半到3岁左右。不过现在的孩子大约1岁前后就开始表现的“叛逆”了。就这一点,我的分析是:一方面现在孩子的确越来越聪明了;另一方面是父母们养孩子更加小心,也因此对孩子更早、更多说“不”。孩子们说出的第一个“不”,就是从父母这里学来的。! {( D) i# H5 M% T6 j' p, p6 S
& `! m" l& j$ b8 Z9 L
这个时期的孩子,行动上,常常会用“打人”来表达自己不同意、反对的态度;语言上,则开始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都是“不”。这是孩子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与父母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感受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
1 o5 r1 J) g( F6 R4 V6 f8 q3 ^/ e$ v$ c" r+ v$ v0 ~
比如一位妈妈问:8 B5 P3 R/ ~+ q: r& O( L  c. `" h

! V( x( H! e( W我的女儿两岁八个月了,一个月前我刚送她上半天制的幼儿园。在此之前,她不执拗,不爱发脾气,凡事有商有量;但这之后,她好像突然就叛逆、任性起来,稍不如意就撇嘴,甚至做出打人或者拍打东西的动作,“不”“就不”时刻挂在她的嘴边,仿佛时刻等着反驳大人似的。究竟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的这种变化呢?她很爱幼儿园,从未表现出抗拒上学。但是这突然性情大变,我该如何引导?
) A7 {* f; c& A$ y3 A1 }- e! k2 E- ]% ~. R  a& Z
这个孩子,其实就是进入了她生命里的第一个逆反期。说“不”,是她新学会的一种能力。这说明,孩子长大了,而且心理非常健康!了解到这一点后,父母还需要反思。想一想,是不是平日面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经常采取命令、要求的态度和语气,甚至简单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行为?那孩子习得的,也将是粗暴的处理方式。
+ m  d: [7 C, h; r7 s: F# L
2 d" W. l! l, i8 w; J) a简言之,面对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办法是接纳,并引导。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让孩子做一道选择题。如,进家后,父母与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陈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是放在鞋架上。”睡觉的时候,父母给出的选择可以是:“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五分钟后上床?”
4 Y3 v* A- w$ j- z
1 W% _1 \3 |% n父母给出的选择其实是事先筛选过的,并且自己可以接受的。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方面,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另一方面,孩子也不会产生被控制感,相反还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如果孩子不要你给出的选择,而想要额外的,可你不能接受,那就直接告诉孩子,他们所提出的不是一项选择。然后再重复你给出的选择,让孩子决定。
: p6 z! @- h$ B, V. w1 x6 j
( I! w& @: D, N. y  q除了粗暴回应孩子,我还注意到有一部分父母,他们对孩子过于耐心、“民主”,经常会反复问孩子“好不好”“行不行”。如:“我们现在出门了好不好?”“你自己穿衣服好不好?”等。这种方式是否可行呢?事实是,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会回答:不好,不行。其实,父母所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了又一次说“不”的机会。这些父母还需花费大量的口舌,向孩子解释、劝告、讲道理。他们其实已被孩子左右,并未起到很好地引导孩子行为的作用。! n! D. B$ T& B7 j0 {
8 h/ Q5 N5 U& P
孩子在面对固定的那个照顾者(比如妈妈)时更容易出现逆反行为,建议家中其他人多参与到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来,特别是爸爸要多陪伴孩子。爸爸陪的少,孩子缺乏规矩、不能等待、脾气大的情况,会更容易发生。而爸爸参与孩子成长的要点,即多带孩子玩,而非找问题、苛求孩子改正某个行为习惯。和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做好榜样,孩子会自然地模仿爸爸的行为,并且更容易建立规则意识,因为爸爸的一言一行里都是规则。
6 Z: f3 r, P& s& v4 o
# g8 l* G! Q; P& q1 g第二叛反期5 r) ^+ |6 h7 r
7-9岁,准大人期. d& f2 o1 g$ Y4 q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Q# n) V( g6 a& |9 l/ n1 z( t4 K
+ A# ?/ t0 f3 Y1 s& |. W% N" w
一位妈妈就有这样的疑问:
" }/ A; D( I- k7 O" k7 P+ K3 I; I! S
我女儿快9岁了,过去一直比较听话,近几月不知怎么了,总顶嘴。什么事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开脱的理由,哪怕是巧克力明明是她吃完的,非要说是爸爸妈妈吃完的,她只吃了三四颗。写作业、弹钢琴,我让她做,她总要找个理由跟我辩解。今天我陪她听写单词并帮她记不会的,她不是抠鼻子就是抠手,我制止她,她不听。我生气之下打她手两巴掌,她又哭又闹跟我吵,还要摔我的手机。我很伤心,我在她身上下了那么多心血,可她怎么变成这样——处处挑剔、厌恶、指责。我该怎么办?' j$ b2 P2 b( e. Q% w0 O  j
& `6 p- b5 G! d3 o6 z! i
脾气秉性的突然转变,以及强烈的逆反心理都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孩子进入学校后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因此会开始要求独立,行为上想要脱离爸爸妈妈的掌控,表现为说话做事老气横秋、独立、有个性。
) }, K$ q5 u/ l, N: l9 w
4 W. c/ ^( [9 v9 E0 n& m& [1 L: O此时,父母是时候转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互动模式了。放弃家长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与孩子商量,也可试着逐步将自主权交还给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帮助和引导孩子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孩子高兴,妈妈也轻松,学习动机增强,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e. P+ A# c+ V2 R$ S
# E/ h$ E6 d' m5 t! F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所反映的“不听话”的孩子,大都还会出现学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亲子关系的不和,让他们缺少有效引导,缺乏好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他们将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就此,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其次,要知道,7-9岁的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更多的是学习习惯不好所致。如,该看的书不看,该做的作业不做,看书时惦记着玩。
2 E9 ?& H8 k# I( h
- H0 K. M$ w8 {! l' H7 N  J' y0 k还有很多家长将孩子的学习全权揽了过来。正如上面案例中的那位妈妈所说:“天天盯着孩子学习”。这样,学习就完全成了父母的事,跟孩子无关。与其天天盯着孩子学习,不如帮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制定好固定的作业时间、地点、正确姿势等;孩子因为磨蹭作业没写完,也要定时收作业;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去打扰更不去点评,除非孩子求助;帮孩子确保规律的作息等; m# ~( K0 ]+ h3 {& v  {: x

& G+ k( p2 H5 }) m. F6 }" l. j/ ]第三叛反期; X- R1 P( R7 z2 |$ _
12-15的青春期
3 c% j# r# q) n2 J$ ?0 H3 d一位父亲说:: z1 i: a& ?: I7 c6 \7 G' E5 F
我家孩子十五岁了,近一年来他站着都比我高了,与个子成正比的是,他的脾气也渐长,对他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三五不时地反映孩子逃学,为这,我没少抽他,他也不反抗,就硬着脖子让我打,每次打得我手酸、一肚子气,末了他恨恨地来一句:“再打我就不上学了。”我还发现他在外面学会了抽烟喝酒,真怕他在外面结交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他妈妈为这都愁得睡不着觉,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劝他,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跟他妈妈说:“我没有交坏朋友,就是上个网什么的。”心情不好要么爱搭不理,要么就用一句“我烦着呢”堵你。
  L3 ^+ c6 X/ a- H8 a+ L3 s( ]$ ^
& Y) b7 a3 D! e" D' X0 L0 B" v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已发育成熟,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常常遭遇到各种挫折感,这样,在身体与心理矛盾的自我纠结和成长中,孩子开始有了更多样的情绪体验。对女孩来说,会变得内向并体验到自我怀疑、愧疚或抑郁等情绪;对男孩而言,则更多地体验到暴躁和愤怒。正如这位父亲所说,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处于“烦着”的状态。
+ [: q0 @% U: B$ @8 _+ l/ v4 u) w& C. d% d4 @# x# a
孩子的角色和身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他们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支持。表现为,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好面子,自尊心强;重视同伴关系,易受同伴影响,可能会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认同的事,如抽烟、喝酒,这些行为虽然父母不认可,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人的象征,代表他们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等。这也意味着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一些危险,如网络成瘾、早孕、酗酒、犯罪等。有的父母会过度忧虑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希望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我们必须首先要学会信任孩子有这个能力。事实上,大多数孩子也的确能顺利度过这个特别的时期。
* u/ N( J1 R2 p- n: }; s2 s9 e
8 j* R' d! I! x6 T" |除了信任,还有什么呢?我们要做好孩子们坚实的后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与孩子保持亲密而有间的亲子关系:将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要重点提醒的是,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很有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不用陪了。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多与自己的亲戚朋友走动。别让孩子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经常宅在家里玩电游。孩子们有自己的社交,拥有自己的朋友,或者是有自己尊敬的长辈等,这些都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话,即使不能跟父母说,他们也还能有别的倾诉渠道。
2 w6 g) V0 ^& H. e! |/ s$ b" u% p( j4 D0 R% ~- R  |3 r8 v
同时,父亲的功能尤其显得重要。父亲最好能够跟这个年龄的男孩做朋友。记得,对你的男孩来说,要紧的不是你如何说他、批评他、指点他,而是他信任不信任你,在你身上,他能否看到一个成熟、有责任感的男人的样子。
6 \. |7 B' y% A, K9 g. O9 G3 `% c5 j' k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不能刻意疏远。女儿长大了,不少父亲不会再像对待假小子一样亲近女儿了。保持一定距离是对的。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对你的女孩情绪和情感上的关注、支持。这对她们很重要。* {8 D1 |. e! [' q) F: o$ N
/ {. T6 c4 L! p& l/ ^( L9 k
6 k' `8 P. c! ~* _. h1 N: m& ^
总之,不同时期的孩子有不同的困扰。对于他们的不听话、叛逆,父母要有清醒的认识。下面是一些原则性的提醒,更是很多父母容易疏忽的:4 G8 P& U0 t1 }/ M; V/ ^

4 q8 h. v* S' V$ y' A1. 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逆反。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需适时调整,切不可因孩子与自己的想法相左,而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这样做实际上漠视孩子真正的需要,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0 @( B4 g3 Z" Q: I5 y$ Z2 \+ q/ E9 `5 O; ~
2. 教育孩子不能采取高压政策,更不能讽刺挖苦孩子,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研究表明,用低声细语的方式教育孩子更能获得好的效果。
) X7 ^# W! b9 _$ @
3 _3 A. b+ x7 M" d3 i/ p2 p3. 对于不同逆反期的孩子,父母需区别对待。对较小的孩子,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给出选择等方式引导;对于较大一些的孩子,可通过讲道理、正面引导和肯定的方式引导。
7 i6 H2 Y6 s2 p8 M" q8 S' M  f2 Z1 U& q  O6 H8 c
父母言行不一或身处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更容易逆反。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榜样,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只会招来孩子的不满孩子还怎么听从大人的话呢?另外,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孩子要么厌恶父母的行为,要么逃避这样的氛围,父母将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孩子只会越走越远。
- \: f# H( h& l2 H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ymbo微课堂】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 这样管才有效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