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52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06-01-01 
帖子
1506 
1
发表于 2013-12-26 17:1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01.jpg

( {  }, q3 b1 q4 K0 a  |( m
爸爸妈妈们,上一期的超级育儿总动员有看么~~节目之后,金宝接到了好多爸爸妈妈的关于育儿和节目中的问题哟~~这里金宝贝的专家精心挑选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回答哟~~

023.jpg

0 L# K+ @7 y2 |& n8 }
问题一:
有人说淘气椅和让孩子独自睡觉是冷暴力。如何界定“冷暴力”?

; f! N( G9 H- K# z9 m
金宝贝专家回答:
/ I7 |& }) f6 y5 v' x; ^
很高兴看到这个问题,您是看到兰海老师坚定地指导小米父母执行规定而感到对于孩子,这样的“坚定”是否过于粗暴了,是吗?
我们先来再认识一下“淘气椅”。片中当小米违反家庭规定(第一次是一起游戏时小米对纳米有肢体伤害;第二次是妈妈在小米吃饭时拖拉不下咽食物)时,便需要坐在“淘气椅”上,在数分钟内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通过这样的“惩罚”,达到约束自己行为。“淘气椅”是达到此效果的一种适龄工具。您还记得小米第一次坐上“淘气椅”时的情景吗?她几次离开了椅子,兰海老师都非常坚定地要求妈妈抱她回去,并重新开始计时。在一次次被抱回去的过程中,小米的反应也从最初对规则一知半解的懵懂变化成知道了妈妈在认真地坚持规则,再到对规则的遵守里。“淘气椅”对小米学习规则,自我控制都是生效的!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观点去理解“淘气椅”生效的原因。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带入小米的行为来看:当小米发生犯规被大人带离游戏(刺激)时,就需要坐在椅子上(反应)。她的学习就是:违反规则,便要退出游戏,而得到坐“淘气椅”的“惩罚”。记得第一次坐“淘气椅”时,兰海一次次要求妈妈抱小米坐回去吗?这一次次抱上去的动作都很有价值,因为这是对“刺激”的强化。强化带来了小米对遵守规矩这一“学习”的“联结”。同样,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兰海也告诉家长要去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好的,是被人欣赏的。进而她更有内在动力去表现这些好的行为,这也是强化。再来通过兰海老师介绍的“淘气椅”的使用方法来看“惩罚”。
1 S0 `7 [. w( O  f1 R
方法:
1.当孩子有不合适的行为时,警告他。
2.用计时器告诉孩子在淘气椅上坐的时间,每长一岁坐一分钟。
3.计时完毕,让孩子说:“对不起,我以后不这样了。”
4.拥抱、亲吻孩子,并告诉他:“妈妈相信你。”惩罚过程中,若孩子违反规则,则重新计时。

' p. @# k1 \- T, G( j3 d
发现了吗?整个过程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而绝不是孩子本人。孩子得到坐“淘气椅”的结果也是让她有段专门的时间,从游戏中抽身出去,坐在旁边去冷静,去反思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事而这样。这样看,所谓的“惩罚”并不是由于厌恶这个孩子而去攻击他,而是有意的让孩子去反思,去成长。因而您会发现,兰海老师会及时指导妈妈蹲下来,手轻轻按在小米肩头,引导小米说对不起,以后不这样了。并要在孩子说完后,说妈妈相信你,再给她温暖的拥抱。不要忽视这些温情的细节,这是在给孩子做规矩时,和坚持一样重要的因素。它叫做“爱”。她表现好,你爱她;她需要坐“淘气椅”,你还是爱她。也是因为孩子感受到了爱和信任,规矩才会为她真正接受。我们常说“kindly firm”,这其中的智慧,您在小小的“淘气椅”中,深有体会了吧?
9 G2 d1 o, H$ \, z8 t
问题二:
请问,孩子做早教有必要吗?感觉什么也学不到就是在玩。
. q& X( a5 Z' n& y3 R
金宝贝专家回答:
0 ]1 T& `. Q, S! P! K
“就是在玩”四个字让我眼前一亮,忍不住分享前要先表扬您!因为您发现了,孩子在早教课堂里,是在“玩”!

  J3 S4 O4 g' x( s9 q+ M7 v
“玩”的状态是:孩子满是欢声笑语,思维活跃,眼神明亮,自信满满的沉浸在游戏里的动人情景。我们可以在孩子专注地操作某个小玩具中看到这种状态;可以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时看到他们的欢乐;也可以在孩子骑在父母“大马”背上,“大马”带着小“骑士”满地板玩耍的亲子时光里感受到它的力量。
$ B0 G1 E2 c7 q  C0 ^
让我们去抓住一些“玩”的价值:
一周岁的孩子正在用手的敏感期,您随时可以见到他们想拿东西,想撕扯,抓握,捡起小到需要两三根手指才能捏起来微小物体。看到吗,孩子的玩受到他成长规律的支配,是发展里程碑上必然要出现的现象。
两岁多的小朋友开始了比以往更有意识的同龄人互动:要么给别的孩子一个东西,要么拿走别的孩子手里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玩”。而且“玩”出了名堂:“有时候别的孩子给我东西,有时候别的孩子拿走我的东西。针对两种情况,我该怎么办?”正是这种交集,孩子有了关于同龄人社交的初体验。
骑大马的孩子呢,他“玩”出了对父母的体谅,更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尽管这个游戏很好玩,爸爸妈妈累了,我还是需要自我控制的,我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从大马上下来,我可以想想去做别的游戏。你看,我会主动的去做选择!在玩中主动思考,我能更全面的去看问题了,我更成熟了。难怪大人常说,玩就是孩子的工作!”
可见,“玩”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途径,只有积极主动的“玩”,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发现,接受更多的挑战,在更多的选择间权衡,在玩中接触其他的人,承担因为“玩”而有的风险,从而,在“玩”中更有信心。
. v2 u0 Q0 t' n3 E% O
上面种种的价值都很美好吧?这是需要建立在成年人很懂孩子的发展,很会去引导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如果我们不懂,再来看看这些场景: “这孩子真不老实,拿到书就撕,还爱捡地上的头发和小垃圾。我和他讲过道理了,他还是手不老实。下次再这样我就打手!” “没关系的,小朋友喜欢你的玩具就给他玩,我们要大方,要分享。来来来,给弟弟!” “爸爸腰都快断了,和你说好的最后一次,你怎么还不下来啊?好吧好吧,再来吧,真的是最后一次了---”
孩子还是一样的在玩,为什么种种行为都变得充满问题了呢?是因为:
1, 我们不懂孩子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他阶段性的行为就会紧张。比如:为什么他不在平地上好好走路,要么踮起脚尖,要么爬高走低;为什么1岁以内这么大方,可以让别人逗和抱,为什么1岁多长大了,反而老往妈妈怀里钻,变得“放不开”“没出息”了。如果我们没有给到孩子适龄的探索以空间,貌似是在“教育”孩子,实质上,倒是一种限制。
2, 我们不懂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孩子明明很在乎他的玩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别人拿走,大人却按照成人的礼貌去要求孩子大方和分享。如果您的孩子个性强,他可能会哭闹打滚,而这可能引起您更大的火气;如果您的孩子敏感却内敛,他可能选择听你的,不要回那个玩具。同时内心里的感受是:“我的想法不重要---”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影响。
3, 我们不懂如何更有效的引导孩子。再想想爸爸无奈孩子“耍赖”,不遵守游戏规则,无奈的一次又一次“最后一次”充当“大马”的例子。于是,您更加焦虑,更加理解了“小祖宗”“小霸王”这些词,却束手无策。 为什么孩子在“玩”,您却痛苦万分呢?为什么您不觉得好玩呢?如果孩子的“玩”在您眼中是捣乱,是无聊,是一场场您无法控制的灾难,那么,您需要早教,需要真正能带您一起支持孩子“玩”,分享给您如何和孩子一起“玩”,让您也爱上“玩”的早教!很自信的告诉您,金宝贝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也许您完全没有以上的困惑,那您一定是位很自信的父母---懂得游戏对孩子的价值;明白从小拥有快乐能力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也拥有完美的亲子沟通技巧;金宝贝祝愿您享受和孩子一起“玩”的快乐,并且我们深深知道,您是有多么乐在“玩”中!

6 \  s7 V/ H3 p9 o; |# C4 C) O! z7 B
问题三:
新的金宝贝会员怎么快速融入课堂?
9 q" F4 @4 }; |' \: f
金宝贝专家回答:

4 v! b! D, }. l" E1 s0 p/ ]
近38年了,金宝贝欢乐课堂一直关注着孩子和父母的互动质量,很高兴您加入金宝贝大家庭,很高兴能解答您的提问!
首先,孩子需要在金宝贝有很积极正向的参考对向。这个人,就是爸爸妈妈你们。请确保:
1, 垫定欢乐基调。和孩子出门前告诉她,我们要去玩咯!我们去抓泡泡,去滑滑梯。上音乐课的话,可以告诉她我们去听音乐,去跳舞呢。
2, 尊重孩子状态,父母保持饱满积极的状态。到达中心后,孩子可能会由于对老师和课堂模式的不熟悉而产生黏着爸爸妈妈,不愿和老师接近的情况。请务必尊重孩子的感受,抱着她,在她觉得安全的角落里去玩耍。避免心急去让孩子融入人群和接近老师。相反,您和老师打招呼,老师拿出道具时,您可以走去拿一个就好。玩完后,可以鼓励和孩子一起去归还,如果孩子不愿意,不要勉强。如果她还了,立马表扬她,并可以再问老师要几个玩具,让孩子可以重复还,每还一个您都可以说,“嗯,真棒,玩好了就还给Lily(老师名字)!”
3, 课后的强化。回家后,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今天上课不乖,不参与活动,不喜欢老师,怕老师”等等负面的信息。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真的是她“不乖”,故意搞“独特”,“浪费45分钟课程”,还是您能先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然后再想如何去帮助孩子。
方法很简单,您可以在家重复课堂上孩子喜欢的歌曲或者活动,然后告诉她,“谢谢Lily,唱了这么好听的歌”;“谢谢Gymbo,会跳这么好玩的舞;up and down, up and down”。 第二,孩子需要更熟悉金宝贝的环境。

  E8 v% J4 U5 i- J  j) F
我们建议作为新会员的您:
1,没课时可以带孩子来中心玩。您可以和他在没课的教室里重复课堂活动,如果老师有空,也可以请孩子喜欢的老师来陪她玩耍;
2,可以邀请孩子要好的朋友家庭一起前来,让孩子在需要熟悉的环境和人群里,是有他熟悉的人的;
3,在家里也准备1,2样金宝贝的玩具,比如金宝玩偶,比如金宝贝音乐碟片;
最后,将早教时间规律到您宝宝的作息时间里去。让孩子有习惯,比如“每个周期天早上,爸爸休息的时候,爸爸妈妈一起会带我去金宝贝!”,规律的出席,会让您的宝宝更有安全感!

( K6 u6 L+ N$ o9 {
亲爱的金爸金妈,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坚持很重要,我们会一直鼓励您!记得:我们很开心通过Gymbo Club,以及中心一线的员工服务,和您分享点滴的育儿经!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超级育儿总动员第二期【暴躁宝宝家庭】之专家解读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