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933
- 昵称
-
- 经验值
- 1730
- 在线时间
- 0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8-28
- 积分
- 1730
- 精华
- 2
- UID
- 8200301
  
- 宝宝生日
- 2006-07-14
- 帖子
- 275
|
今天找到了安妮鲜花关于分级读物与绘本的一点讨论,粘贴在此:
国外的亲子阅读从0岁开始,开始的时候用的就是绘本。为什么要用绘本?因为绘本有营养。不仅仅是文字的,更重要的是画面的,逻辑的、综合意境的,所以说国外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认字,而是为了提高综合的人文素养。这种素养包括很多方面,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幽默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些能力要想获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激发孩子想要读书的欲望,有内在动力。这个内在动力怎么获得?非常简单,就是兴趣。
所以说看国外心理学家也好、儿童读物作者也好、出版社也好、图书馆以及老师等等,都是用尽浑身解数去研究孩子的心理。提供符合他们心理的作品。也因为,国外孩子从小和妈妈一起享受亲子阅读的快乐。从文字中学到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些综合能力的提升。
所以说绘本在先,让孩子在妈妈的引领下体会到精华和品质。然后,等到孩子到了能自主拼读的年龄,语言学家又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用phonics方式,把符合规律的字词放在一起。但是只认字孩子也不干啊?于是就有了配合phonics的的配套读物,以及综合的分级读物。
要说这两者什么区别?前者目的很简单,就是梳理拼读规律,实际上是一些词的堆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物。后者,就是把sight words加入进去,用很简单的内容编排让孩子们能自己读出来故事。这样从最低级别的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最终实现自我阅读。
我一直在强调绘本的价值,但是,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很多引进版的内容都是教材性质的,所以大家对绘本的价值没有概念。很多人都不知道人家国外孩子读的不是我们那些所谓的教材。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另外一方面,我们做家长的过去就没读过这种绘本,所以读起来也是费力。而孩子们,因为听力水平不高,所以听着也费劲。所以很多家长就愿意找机灵狗那种一本一个词或这几个词的内容来读,觉得很容易。实际上机灵狗就是p配套读物,应该在孩子能自己阅读了才开始,甚至应该让孩子掌握拼读规律自己先拼读,而不应依赖于音频。
机灵狗有个好处,就是它的慢。因为慢,孩子听音频几遍之后就能记住,然后就能输出,所以这个对很多家长来说特别有成就感。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你再给孩子读绘本,让她听绘本音频,他就听不懂甚至不愿意听。这是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说,亲子阅读阶段,家长水平可以的,尽可能地多读绘本。如果孩子的水平不高,听文字多的绘本有问题的,可以结合着分级读物来。文字少些孩子起步容易。但是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能读绘本的还是要读。
至于说动画片配套的故事书,我是主张的啊,资源立体使用。很好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