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4 | 浏览: 1450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12-07 
帖子
3754 
1
发表于 2012-1-4 14:1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函函的小屋 于 2012-10-31 13:28 编辑


目录检索:
1页1楼: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1-1.html
1页2楼:识文断字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1-1.html
1页3楼:国学经典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1-1.html
1页4楼:十万个为什么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1-1.html
1页9楼:尼尔斯骑鹅旅行记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1-1.html
4页37楼:初识绘本(函版大卫不可以)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4-1.html
8页78楼:趣味阅读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8-1.html
9页89楼:《神奇的校车》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9-1.html
10页92楼:《阶梯数学》3岁http://www.tjmama.com/thread-509244-10-1.html

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函2岁2个月)

2011年2月23日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
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
想来,对于做为个体的人,除去书籍之外,其他三方面都是被动接受的
只有书籍是可以自主选择接受知识的途径


70后的妈妈还都会有些童年的回忆
曾到有着大木格窗棂,排排落地书架的图书馆里借书还书
曾流连学校门外小小的租书屋
那个时候的我还不会读书,大把的时间给了琼瑶阿姨和金庸伯伯
很迟很迟之后方才慢慢学习阅读
终于深知,一本经典的书就是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
可以打开一双迟滞的眼,给你一个美丽新世界


一本书对于一个人有多大的影响?
我敢肯定的回答:很大,很大
它或许仅仅是一个善良美丽的故事,却让你心灵从此浸润
它或许仅仅是一个朴素见地的思想,却让你终生咀嚼不够


现代人人追求住房的环境,是否在学区片
追求装修的风格,是简约还是欧美
大大的书架只是一种装饰,陈列着精装版却永远不会翻动的《二十四史》
去朋友家做客,只要看到其家中有书架的,我都会上前浏览
从中可以一窥主人的性情与爱好


有了孩子以后,我常常上网搜索适合小孩子不同阶段可以阅读的书籍
二岁前我没有教函认过一个字,只是给他讲些小故事
但从来没有放弃过为他找寻书籍
在这个文字泛滥的时代,文字垃圾遍地皆是
如何在函的人生不同阶段里
给他适宜的、价值永恒、营养一流的书籍,成为我不断找寻的目标


能为函找到适合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的书籍,想来其实是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譬如一岁时给他读什么书,刚认字时读什么书,幼儿园时,小学时,中学时读什么书?
象《格林童话》《安徒生》《寓言故事》等等,经典是不落伍的,永远值得读
新的思想和故事也是要不断引入
我要给函一个宽广的视野,一片深厚的底蕴,而不是读死书


也许,读书这件事情对函还尚远
但我憧憬着和函一起听,一起读,一起讨论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热爱上读书,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熏陶
而不仅以认字的多少,学分的高低为标准片面的衡量一个孩子。。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12-07 
帖子
3754 
回复 函函的小屋 的帖子

识文断字  (函2岁4个月)

2011年4月26日
前些天上网闲逛,在一育儿网站,看到妈妈们在晒宝宝认了多少字
一个刚满两岁的男童,竟然可以从一数到百,还认识上千字
相比较,我这个当妈的实在是太不负责了
整日里只会琢磨着给函买新鲜玩具,至使家里玩具成灾
要不就是带着函到处疯跑
函都快两岁半了,大字不识一个,数字也才刚磕磕绊绊从一数到十


广告天天在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这还没看清楚起跑线在哪儿呢
年轻妈妈们都已是各显神通,从几个月大就开始注重开发宝宝智力
识字大卡,也曾经考虑给函买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很排斥那个东东
让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孩子,枯燥乏味的每天面对字卡,他能有兴趣学吗?
字卡,个人认为是个很残忍的东西
我绝不能让函在幼小时,就被应试教育的衍生物破坏掉本能的学习兴趣


也曾想了个笨办法,把家里的家电、家具等物品贴上标签,每天指给函认
刚开始,函还有兴趣,没两天他就不好好认了
加上老公成天抱怨,说我给家里贴满了鬼画符
赌气全部撕下,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忽有一日,想起爸爸给函买过很多本故事书
当时念及函太小,所以没有给他看过
当晚睡觉前的讲故事,就改变了以往的口述形式而成为念诵
故事书是图文并茂的那种,函很喜欢
乖乖地坐在我身边,看着我一字一句的念故事给他听


念故事,听起来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小孩子童年的记忆里几乎都会有这个环节
可是,千万不要小瞧了念故事对孩子的意义,念故事也有很多的学问在里面
我妹,亲妹妹哈,在幼儿园中班时就可以读报纸了
每每有领导到幼儿园参观视察,妹妹可是重头戏,给幼儿园院长挣足了面子
说起她是怎么能在小小年纪认识那么多的字,就连我爸妈都很奇怪
后来回想,发现每次不论谁给她讲故事书时,她总是不停的问讲到哪儿了讲到哪儿了
她必须要把你讲的话和书上的字对应上才罢休
最后爸妈不得不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念给她听
再后来,她就自己抱着故事书看,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她能看得懂


也许是这一特殊的讲故事方式从小对妹妹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妹妹长大后,对文字语言类的科目非常感兴趣,小学和中学时期作文经常上作文选
大学时,她学的英语专业,英语考到专业八级
而读研时,她却选择了汉语言文学
在英语免修的前提下,她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日语、法语和德语


妹妹的经历对我有很大的启示
做为千年古国,我们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每个汉字都有着深奥的寓意
怎么能让它们成为一个个毫无生机,僵硬的字卡强迫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呢
对不起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发明出的这些形态各异寓意形象的汉字啊


我也象当年爸妈给妹妹读故事那样,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把故事念给函听
关键是连贯性,我从不将简单的字强调给函认
那样会打断故事的完整性,破坏孩子听故事的兴趣所在
也从不去自己组织语言解释一些成语,在故事生动的情节中,相信小孩子会有他们自己的领悟能力
虽然是一字一字念故事,也要念得生情并茂,这样小孩子才会喜欢听
至于语速,保持平常说话速度就可以了,不要特意放慢,会影响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的


爸爸给买的那些书非常适合小孩子听,故事很短,文字描写生动,间或有很多成语出现,很有趣味
每本书里有六个小故事,每晚我给函念三个,连念三个晚上,也就是每个故事函会连续听三遍
然后换下一本,我一共选了四本,这样循环着念给函听
成果,令我很自豪的
当一个故事循环念第二次时,我就有意提示着函,让他来讲给我听
比如讲小猫钓鱼,我会念“小猫咪咪和。。”函接“妈妈到河边钓鱼”
“小猫咪咪正。。”函接“聚精会神的钓鱼”
“飞来一对。。”函接“蝴蝶,围着花儿欢快的跳舞”
开始时,我念大段只让函接两三个字,慢慢的,我念两三个字作提示,函接大段
让人惊奇的是,小孩子的记忆力超强,他几乎能只字不差地复述出故事
有时我也很奇怪,到底是他记背下来的,还是认识了上面的字
但不论如何,我相信至少从阅读,从记忆,从认字上,函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我给这种方法起了个名字,叫:囫囵吞枣认字法
想一想孩子是如何学说话的,我想没有一个妈妈是每天教孩子学说几个字的吧
都是小孩子日积月累的听来,记在心里,直到有一天开口说话
然后,经历一个短期的井喷现象,忽然间就会说很多话
不会有哪个妈妈傻到,认为小孩子说的话,都是在那个井喷期强化学来的吧
认字也一样的,要让小孩子有个积累的阶段
可能他现在认不了几个字,但也许某一天,他突然就如同学说话一样,认识了很多字


再想一想,上学的时候,真正英语学的好同学,完全不是靠死记硬背的
我妹就说过,要是让她每天不吃不喝不睡觉,她都背不下来英语四级的词汇量
我不解的问她,那怎么考下来的专业八级呢
她笑,回答只有四个字“阅读,应用”
大量的阅读,在语境中理解词意,同时多写作,在写作中温故知新
这样记忆的不仅仅是一个单词,而是一堆,嘿嘿


成语说,识文断字
而不是断字识文
细琢磨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函在听故事时,总是扭来扭去搞小动作,有时不知道在看什么,手里拿了个什么东东在摆弄
有时甚至跑走掉,要我再把他叫回来
我一直隐忍着,不强迫他非要看着我所讲的字
我想,第一,注意力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第二,也许只是不经意的看一眼,他就能记住某一个字的
第三,重在兴趣,如果因为强迫他达到你想要的结果,而使他产生了排斥与逆反,那岂不是适得其反


坚持每晚读故事给函听
现在,只要我对函说“睡觉去了”函就要求我给讲故事
每晚听我给他读故事,已经成为函的习惯,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不用强迫
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不要带着功利心对待小孩子的求知欲
什么必须每天认多少个字呀,必须背下几首唐诗呀,必须会数到几几几呀
**能神到最后的没几个
潜移默化,顺其自然,培养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才是孩子受用终生的。。

DSC_4328.JPG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12-07 
帖子
3754 
本帖最后由 函函的小屋 于 2012-1-4 14:30 编辑

回复 函函的小屋 的帖子

两本书  (函2岁6个月)

2011年6月19
宝宝两岁前,初为人父母,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养孩子
每日里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看似简单,却也被折腾得甘苦自知
短短两年时光,嗷嗷待哺的小娃娃,已经跑跑跳跳能说会道了
随之而来的,是该如何育儿


古语: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呢
教育教育,一家一个娃的重中之重
函几个月大的时候,我总是发愁的想,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朋友语重心长的说: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烦恼,长大有长大了的愁
哎,真是让人家说中了


知书达理,喜欢读书的孩子总不会坏到哪去
那好吧,教育先从读书开始
本人读书全凭兴趣,不是个会读书之人,一是因为时间有限,二是阅读迅速比较慢
但是却有买书的瘾,禁不起介绍的忽悠,甚至只因封面的赏心悦目,就忍不住要把书占为已有
鉴于此,立下每月只买两本书来约束自己


这个月我精挑细选,最后在超市里选中一本《弟子规》和一本《唐诗三百首》
商品社会,连书的版本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当当网和淘宝网上,我都找过,单单弟子规,就有不下百个版本,我实在是挑花了眼
拖了大半个月也没比较出到底哪个更适合给函看
每次去超市也不忘去逛逛图书区
家门口的,市区里的,逛了不少个大超市,始终没找到满意的
最后是在水木的物美里,看到了这本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大图大字系列
其实网上也有的,只是没有见到实物来的直观
有彩图注音,纸质很厚印刷质量很赞,卡通插图可爱有趣味
原文字体很大,配有注释和译文,总之拿在手里翻阅时,一见倾心


另一本中国画报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纸质和插画都比弟子规略逊一筹
也有原文和简单的注释与译文,字体比较清晰,当时看来还算中意
只是拿回家后发现一个致命的缺陷,装订有问题,内页随翻随掉


书是买回来了,如何让函有兴趣看呢
不用担心,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大的,晚上讲故事时,主动把弟子规拿过来了
我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指给函念,函认真的跟着我念
念了几天,函记背弟子规的速度惊人,很多内容我还没有函背的快
配合译文,函也能大至理解内容
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他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每次我喊他做事情时,都会和他强调这一句
比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我告诉他妈妈今天不舒服,你要照顾妈妈,他一天都会很乖


弟子规是我国国学中的经典教育,尤其适合混沌初开的小孩子
引导他们懂得礼貌谦让等等做人美德
而唐诗更适合小孩子早期对中华文字的优美体验
古诗的韵律和精致,也许孩子小的时候并不能深切体会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的才情定会浸润出一个文才和性情出众的人品
当然,函对唐诗的兴趣不及弟子规
经常是一首诗念一半就跑没影了,要我千呼万唤地喊回来
连哄带骗地勉强念上一遍,然后就只好等明天再次上演追捕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如此,函依然能将仅仅念过几遍的唐诗背诵下来


在背诵弟子规时,我会解释给函听译文
但唐诗我从未给解释过,在我看来古诗的文字意境,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体会
每首诗所描绘的如同一幅画卷,也正所谓境由心生,诗的竟境是每个人对文字表现的不同想象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我认为读书兴趣等同于读书习惯
所有说自己孩子不喜欢读书的家长,应该首先反省自己
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是一件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并持之以恒的事情
面对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还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


相比较于读书,函更喜欢玩成堆的小汽车
函玩小汽车时,我蛮可以上上网,做做家务或是小息一会儿
教函念弟子规唐诗时函注意力不集中,我也挺着急上火的
一个句子要反反复复念N遍,还要不停的哄着跑来跑去的小孩儿
就是讲故事,也经常讲得我口干舌燥
每天晚上必须放弃看喜爱的电视节目,劳累了一天还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故事讲得生情并茂
做父母的容易吗


但是,你不能只图自己清闲,而放任了孩子
你必须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给孩子讲故事念唐诗,也只有在你的不懈坚持下,孩子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对读书感兴趣,会有例外,但那只能是例外,你不能把孩子寄托在中彩票的概率上
所以你要付出,才能有收获,收获你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当孩子把读书等同于吃饭睡觉,成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时,习惯自然就成了兴趣
有一天你不让他读书,他才不喜欢呢
做父母的没有轻松的,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父母不肯付出,孩子怎么会能懂得付出
父母不给孩子读书,孩子怎么能喜欢读书呢
经常看到年轻的父母不教孩子读书,却又埋怨孩子不好好学习的
真不知是孩子的不幸还是父母的不幸。。

DSC_0091.JPG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12-07 
帖子
3754 
本帖最后由 函函的小屋 于 2012-1-4 14:39 编辑

回复 函函的小屋 的帖子

十万个为什么  (函2岁7个月)

2011年7月18日
下雨开始打雷了,函有些害怕
一打雷就往我怀里钻,我装糊涂就是不和他提害怕两个字
“没事,没事,妈妈在呢”
“什么声音,妈妈”函小声的问我
“是雷声啊,宝宝知道为什么会打雷吗?”
函好奇了“什么是雷声啊?”
我想了想“因为风欺负白云,把白云吹黑了,黑云越来越多,被风吹得四处跑,撞到一起。”
曾看到个故事是这样讲的,我添油加醋地讲给函
“那宝宝骑扭扭车撞到门,是不是也会咚咚响啊”
“嗯”函点头
“所以啊,黑云撞到一起,也会很响很响,还会撞出闪电,听到雷声前,你是不是看到很亮很亮,那是闪电”
“这就是 电闪雷鸣”还想起个成语一并给函讲了
函很认真地听,电闪雷鸣这四个字记得清楚,第二天还和我念叨来着
我接着给他讲“黑云撞到一起,很疼很疼,就哭了起来,黑云的眼泪就是雨啦”


这些都是我瞎编的,哪里有什么科学依据,给小孩子讲讲当故事听还行
函的问题越来越多,真要叫我这样瞎编下去,肯定会坏事的
琢磨来琢磨去,就想到了经典《十万个为什么》
当当网和淘宝网搜幼儿版的,和弟子规一样,各种版本铺天盖地
看图片,看评价,比较了一个星期,才下手这套广州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
全套四册,分为动物与昆虫,海洋与天文,人体与日常,植物与地球,每册都附有一张光盘
注音版,字体很大,纸张有一点点发灰,这样对小孩子的眼睛比较好吧
图案印刷,和以前的课本一样,叫铜版纸,没有弟子规的胶版纸那么清晰


重要的是内容,函现在看有点费劲,有很多词汇理解不了的
都是先按原文给他念一遍,然后我用他能懂的语言转换一下再讲给他听
这套书不是很理想,有些词很专业很生涩,估计上小学时才能独立看懂吧,但问题和答案却又很简单很幼稚,纠结啊
不过,后来我细想想,编低幼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出版社一定比我还纠结
简单的词语无法说明科学问题,专业的词语又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能力
嗬嗬,自我安慰一下,至少这4册书可以多看几年,也算对得起人民币了。。


每天给函念上一两个问题,函喜欢听
如果问他“太阳是什么?”
他会回答“是个燃烧的大火球,离我们很远,离近了就把你烧死了”哈哈
有些问题,比如南极为什么比北极冷?嗬嗬,函连东南西北还没分清楚呢,我怎么给他讲呢,只好跳过
比如龙血树真的会流血吗?连我这当妈的都没见过龙血树是个神马东东,最起码的直观印象都没有
再比如,鸭子为什么总用嘴舔羽毛?函没见过几次鸭子,更不知道鸭子还会用嘴舔羽毛,唉,跳过跳过


后来有一阵我也懒得给他找问题念了,他听不懂,我念的积极性也就不高
上周函感冒咳嗽,给他喂点小药吃,不好好吃
好话说尽还是不吃,就想着找点什么好吃的哄哄,糖是不敢给的
开冰箱,正好还有半罐蜂蜜,喂口药吃,用筷子蘸点蜂蜜给抹嘴里,还挺美
问他“蜂蜜好吃吗?”
换来一堆的问题“妈妈,蜂蜜是什么,哪来的?”
我刚想回答“超市买的”一想,不对,跑去找来十万个为什么翻
给他念了一大段关于什么是蜜蜂,蜜蜂如何采蜜之类的
又拾起了对十万个为什么的兴趣,每天都让我给念蜜蜂采蜜,然后骗口蜂蜜吃
稍带着,又念了不少关于其它动物的小问题
后来,居然自己翻着看找问题问我,对地震,龙卷风感兴趣。。

psb.jpg



宝贝蛋蛋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0-04-06 
帖子
1591 
好帖,留着慢慢学习。现在我也每天给小小讲书,而且也欣喜的看到有时她会自己抱着书一字一句的念(现在还只能念出书名)里边的内容她就是自己发挥了,呵呵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12-07 
帖子
3754 
哈哈,小朋友真是好可爱,想知道自由发挥的内容都是什么呢???
我家函也总是根据书中的故事自言自语,他爹说他是演小品呢。。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8-05 
帖子
444 
抱着书自言自语的样子最好玩了,虽然不认识字,可是读得像模像样的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12-07 
帖子
3754 
回复 秋天的蒲公英 的帖子

嗬嗬,是啊,这就是童真吧。。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12-07 
帖子
3754 
回复 函函的小屋 的帖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函2岁9个月)

姥爷给买的小大人成长必读世界名著一套6本的双语故事,已经全部给函读完了
函很喜欢这套书,每天晚上都缠着我给他讲
每个小故事讲了不下十遍,函几乎都能背下来
看到函这么喜欢听故事,我心里很高兴
也因此对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事实证明那只是我的异想天开


有时会听身边的妈妈说起自己的孩子不喜欢看书听故事
而我家函听故事时的认真样子,让我很是欣慰
我开始幻想着给函讲些大部头的经典故事,而不再是这种简短的字数不多的图画小书
上当当卓越搜索,最后从五花八门的幼儿读物中锁定了一套
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读名著系列,这套系列总共十本
我只选了三本,先给函试读
一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一本木偶奇遇记,一本小鹿斑比


每个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都是有自我偏好的吧
从我选的书就可以看出来,我想要函建立最初的关于旅行的概念
因为我一直认为,读书和旅行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两件事
读书即是旅行的一种方式,在书中看遍风景知晓世态炎凉
而旅行亦是读书的一种形式,在旅途中读历史读人间万象


如果函是女孩子,我一定会先给他看绿野仙踪的
但函是男孩子,所以我选了尼尔斯
和我同龄的人应该记得小时候尼尔斯的动画片,每天追着看呢
我猜想,故事中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和尼尔斯缩小后神奇的经历一定会吸引函
但那只是我的猜想,事实上书的插画很少,字数比想象中的还要多
书很厚,如同一本小小说
买之前我也看了很多评语,说适合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看
但我还是买了,我侥幸的想函会被有趣的故事吸引而忽略图画


第一天,函还比较认真的听,我只给读了一章
第二天,明显有些坐不住了
第三天,开始走神,一会儿跑开被我叫回来,没一会儿又跑走了
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我最后选择放弃
书还是好书,不论是纸张,字体,印刷和翻译都属上乘
我也有打算购齐全套给函囤着,等再大些时看


对于只有2岁9个月的函来说,这本书里的词汇量有点大,很多还不能理解
肯定就影响了故事的完整性
二来,故事太长,每天读一个章节,函的记忆力还达不到把多日所读的章节连贯起来
同样影响了故事的完整性
这与读小故事完全不一样,小故事每次读都是完整的,可以重复读好几遍,读很多天
这本书只能每天推进着读,不可能一个章节重复读几遍,那样的话前面的章节就又忘记了
而书中大量的文字没有图画,更影响了函的理解,函这个年龄还是需要图画来辅助理解故事情节的
没有了图画也缺少了吸引力,必竟小孩子对文字的喜好差许多


这次购书很失败
我总结,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书,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来选
孩子看书毕竟很被动,大人给买什么孩子就只能看什么,孩子是没有选择的
所以做个好父母不是件容易的事,万万不可只凭自己的主观与喜好,更多的还是要顾忌孩子的感受。。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09-02-12 
帖子
196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原著很厚,大部分是区域的风景描述。

孩子在7岁前尽量发展他们的感性认识,多看点绘本,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每页的文字从2句话,慢慢增加文字的量。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童读书笔记(10页92楼添加亲子读物《阶梯数学》3岁)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