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99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8-01-06 
帖子
337 
1
发表于 2012-9-29 14:3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最近听到好多家长在给孩子报培训班的时候谈一个理论,“跟不上大家的进度会伤害孩子自信心”。这个理论,我有话说。

首先,无限度的提前学习进度,会透支孩子的学习热情。尤其对于现在国内的教育状况,时不常的出现给一年级孩子留二元一次方程式作业的情况,我在想,如果以后我儿子会拿到这么一份作业,我希望我能告诉他:老师发错了,这个留给妈妈处理吧。

其次,一定要比别人强才会有自信么?那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不是铁定就不会有自信,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活该抑郁症吧。我觉得人的自信,大多还应该指自己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比如,我觉得我今天可以给小朋友们分享我喜爱的一个故事,结果我真的讲了,我的好朋友也喜欢这个故事,这种体验太棒了,下次我还要找我喜欢的故事来和大家分享!合理的设定自我目标,不断的完成,寻求一点突破,这才是一个健康的成长过程吧。关注自身,发掘自我,远离攀比和虚荣。

同时,换个角度看问题,当宝宝去进行超前学习的时候,他有可能会比同龄人要进步,但是相对于他的教育目标来讲,他有可能是吃力的,不合格的。这种不成功,也会一定程度上损伤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觉得自己“不行”。

结果和考核的标准有着直接的关系,自信,让我们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自”上面,学会认识自己,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然后不断的体会达成目标的快乐。我相信,这才是快乐的源泉,进步的动力。
   降低要求并不是“拖孩子的后腿”,而是强调以宝宝自己的能力为标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两岁的孩子对于数学表示出很强的兴趣,我觉得,在教会他数数之后,可以尝试教他加减法的概念,这不算超前,只要他有兴趣、能理解,甚至可以走的更远,反之,就算一个孩子4、5岁,对数学没有概念,父母或者老师引导之后感觉还是没有“开窍”不如干脆放手让他去学他有兴趣的东西,不用在乎别人家的孩子学了多少数学知识。在幼儿的教育上,我觉得启发和发散更重要,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他观察和学习的习惯,远比学习内容本身更重要。“拖后腿”是暂时性的,最初可能是不要因为别人的匆忙而乱了自己的脚步,到最后,也许就是不要以别人的堕落作为自己停留的理由,人生是长长的旅途,我相信,扎实前行才能走的更远。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4-06-27 
帖子
121 
有道理
博涵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06-01 
帖子
6527 
对,太对了,盲目的教育道路需要这样的精神支持
芥末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9-08-21 
帖子
274 
有个概念叫“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宝宝已经达到的能力水平宝宝努力就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之间的范围。将目标定在这个区间内是合适的。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测试,将一群孩子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跳高摘苹果,第一组的苹果挂的很高,怎么跳都摘不到;第二组的苹果宝宝努力跳一下就能摘到。  实验开始时,两组宝宝都兴高采烈的跳,一段时间后,第一组宝宝已经没有劲头跳了,而第二组宝宝因为已经摘到了不少苹果,仍然在跳跃。
这就说明,我们家长对宝宝进行能力测评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合适的目标,不要给宝宝太大的压力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8-01-06 
帖子
337 
回复 抱抱熊老可爱 的帖子

“最近发展区”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8-01-06 
帖子
337 
回复 简单滋味rui 的帖子

互相支持!坚持对的事情,相信一定会有回报!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7-11-16 
帖子
228 
我的观点就是:只要孩子喜欢的想学的,我就支持~不喜欢的可以不学~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0-01-01 
帖子
334 
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关于孩子自信心和不断提前的教育进度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