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35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淘姐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3-08 
帖子
768 
1
发表于 2012-8-6 21:3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任何活动都要遵从宝宝的兴趣,以爱的出发点开始,这样培养下的宝宝富有感性,性格良好,还很聪明呢!比如像搭积木这样的小游戏,宝宝在玩的过程中,集中性地提高了宝宝地手眼协调性、抓握能力和搭高物品的能力。
  宝宝可以用积木搭高楼、搭汽车、搭火车等等现实生活出经常会出现的物品。宝宝能模仿搭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搭个汽车,搭个高楼。这既可以丰富了宝宝的想象力,也增强了宝宝的动手能力。宝宝通过回忆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加以联想、发挥和创新,就可以用积木凭自己的想象搭出多种物体。如果宝宝想要搭出各种形状的物品,又需要手的灵活和敏捷的配合。垒积木是一种积极的思考过程,可以促进宝宝视觉、触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除此,宝宝的手的肌肉也得到了锻炼,手指的灵敏和准确性得到了提高,发展了眼、手、脑等器官协调并用的功能。
  培养宝宝搭积木的方法
  (1)先要给宝宝正确地示范:搭2~4块积木,让他模仿着搭。在搭的过程中,每加一块都夸奖他,用激励的语言让宝宝爱上搭积木。
  (2)先用大积木垫底,再依次用较小的积木,或磁性积木以保证他容易成功。这样宝宝在成功中体验到了快乐,良好的情绪刺激促进他往更高的求知欲发展,满足他获得成功的需要。
  (3)如果宝宝不感兴趣,你可先搭2—3块积木,只让他搭最后一块,必要时和宝宝手把手地让他搭,搭好后,立刻表扬他,并可让他推倒作为鼓励。
  (4)也可以先手把手地教他,然后换成语言指导,最后提出任务:“搭高楼”。
  (5)学会搭3~4块积木后,要及时巩固成果,保持兴趣是很关键的,而良好的兴趣是可以正确培养的。一定要变换方式让宝宝愿意继续玩。
  巧妙变换游戏形式
  将积木换成棋子、小瓶子的包装盒、硬皮书、罐头盒,改变固有的积木概念;或者可以教他搭品字形的小桥、金字塔(底层3块、中间2块、上层1块)等有形状架构;又或者在小桌子上方的墙上贴一颗星星和他玩“给小猴搭楼梯摘星星”的游戏等等。对于宝宝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爸爸妈妈们通过自己的及时创新,一是可以给宝宝带来新鲜感;二是在耳濡目染之下,宝宝会变得更聪明,给予你们更多的惊喜!
  宝宝搭积木的注意事项
  习惯是陪伴宝宝一生的,特别像搭积木这样的会运用比较多玩具的,一定要注意培养宝宝自觉收拾积木的良好习惯。即使宝宝的动作很慢,爸爸妈妈们也一定要耐心地等着宝宝自己收拾完,哪怕是从收拾了一点点开始,也还是要表扬一下。经过多次的强化以后,宝宝就会有意识地去做这件能够得到表扬的事情了!玩积木的时候,宝宝最怕就是积木“哄”的一声全倒下来了,这时很多宝宝都会拿积木发脾气。如果父母能够鼓励宝宝重新开始,勇于面对困难,久而久之,宝宝将会有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宝宝刚开始是模仿搭积木,到了后来,父母就应该多鼓励宝宝用于重新,凭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出各种甚至匪夷所思的物体,例如外星飞船。宝宝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素材,才可以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父 母平时应该多带宝宝去公园和旅游,开扩宝宝的眼界和思维,增加想象的素材,让宝宝观察各种有特色的建筑物、风土特色等等。





我是笑笑妈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1-05-17 
帖子
248 
顶起!貌似今天关于积木的帖子都是亲发的啊!
淘姐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3-08 
帖子
768 
回复 木子美美 的帖子

是呢 最近正研究 给宝宝买积木呢 17个月 还小 不知怎么引导她玩 查了很多资料 顺便就分享了 希望对妈妈们也有帮助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搭积木有益儿童智力发育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