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美食爱好者 于 2012-4-9 16:44 编辑
昨天带宝宝下楼玩沙子,刚好有一个一岁半的小女孩由姥姥陪着也在那里玩,我们在一起大概玩了有十五分钟,姥姥就没有停止过干涉孩子的话语。小女孩拿着小铲子把沙子铲起来放到小桶里,然后快满了再倒掉。这简简单单重复的几个动作,竟然被姥姥打断了N次,“快把沙子锄到小桶里”,“还没锄满呢怎么就倒掉了”,“沙子别扬这么高,一会儿迷眼睛了”,小女孩的动作在重复着,姥姥的话也在不断重复着…… 过了一会儿,或许小女孩也觉得在姥姥的唠叨声中玩的没意思,或者旁边的风景更吸引她,就往沙坑旁边的石头上走去了,姥姥又开口了:“别往石头上走”,“小心摔着”,“怎么这么不听话呢”,“我走了啊”,“不要你了啊”,“看你摔了怎么办”,“你看弟弟多听话”,小女孩只是自顾自地玩,姥姥也是自顾自地说,没有了外孙女行动上的支持,只得扭头对我说:“这小孩就是蔫儿坏。”我听了笑而不语,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宝宝自己的探索,一会儿捡个树枝在地上划几下,一会儿捡了一个放过的鞭炮,拿小树枝在里面捅来捅去,一会儿跑到有石头的地方小心翼翼的走着,直到他要走上坡,自己有点不确定地看向我,我才牵起他的小手带他走出去。 一岁多的孩子正是求知欲、探索欲非常强烈的时候,有时候在大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体验和学习的机会,包括撕纸、乱涂乱画、甚至拿脑袋撞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地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而不是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只要孩子的行为对自己对别人对环境没有造成伤害,都应该鼓励孩子的尝试。那个小女孩的姥姥无疑是爱孩子的,但是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并且表面上看小女孩对姥姥的话无动于衷,可实际上每句话对她来说都是一种伤害。不用去细细分析,仔细想想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爱孩子,请给孩子自己尝试自己玩耍的自由,不要给孩子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如果孩子真的有什么不好的行为,立即去制止他,并且告诉他理由,而不是嘴上说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