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76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米乐妈妈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09-04-18 
帖子
359 
1
发表于 2011-4-15 19:4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tjyyb 于 2011-4-15 19:47 编辑

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估计也有很多妈妈和我一样,犹豫到底要不要这么小就让孩子接触晦涩的古文,前几天看了同学发的一篇博文,很受启发,也坚定了我的决心,转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先说说读经典的好处吧。
    首先,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接触一下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孩子受到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孩子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
    第二,读国学可以促进识字阅读能力,如果说上面那一条是潜移默化的熏染,十年八年可能都看不出明显的好处,那么这条的作用则最为明显,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三两天就可见效。
    第三,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久读成诵。
    第四,…………

    如果只是为了上面这几条,似乎没有必要让不到四岁的孩子正襟危坐,一字一句地读论语。如果只是想被古典文化熏陶一下,滋润一下,只要听听录音即可,孩子和父母都很轻松,时间长了,也能达到滋润的作用,甚至也能背诵下来,也就是达到第三条的效果。
    如果是为了第二个作用,就更没有必要了。想要识字阅读,方法多了,何况乔在读论语之前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我决定让孩子读论语,原因不在于论语本身,而在论语之外。

    前段时间,乔特别执迷于舞蹈,于是报了个舞蹈班。刚开始一个月跳得很认真,每次上舞蹈课都像过节似的,欢欣雀跃。可是一个半月之后,她就厌倦了每天千篇一律的基本功,觉得没意思,而且有时会感觉疼,不想再上舞蹈课了。有时就在教室门口,说什么也不进去。让她走,她还不同意,说还想跳后面那段(就是跟随音乐跳舞,不练基本功的时间段),弄得我左右为难。说实话,这是我在陪伴乔近四年来第一次遇到挫折,第一次有了不知所措的感觉。本来我对她跳舞这件事情是无所谓的,也根本不在乎她跳得好不好,放弃了也无所谓。可是转念一想,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挫折,她就卡在这儿,跨不过去了,那以后呢,面对人生中接踵而至的挫折和打击,她该如何克服?每次都放弃,每次都逃避吗?
    于是我又开始思考(其实就是瞎琢磨),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我们总是说,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其他的别无所求。健康还好,平衡饮食,锻炼身体,基本就能达到了。那么快乐呢,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一定会快乐吗?今天她想做这个,就让她做,明天她说没意思,就放弃?即便真正做到了,真的是想做什么做什么,想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也不会快乐,TA会把这一切当做是理所当然,而且欲望也水涨船高。终于等到有一天,我们无法给予了,TA想要的,妈妈给不了,也做不到。到那一天,孩子从哪里获取快乐?

    现在流行赏识教育,不管孩子做得怎么样,父母都给予鼓励。我们也一直都是这样做,所以孩子那是相当有“自信”。她真的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最棒的,这种盲目的自信在小时候或许无所谓,但如果持续下去,我不知道会不会演变成自大和自恋。或者因为受到打击而走向相反的方向——自卑,这一切都不得而知。我不是盲目的担忧,因为她这种自信来得比较虚无,与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没有丝毫关系,完全是父母的爱和天分使然。所以她的自信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我希望我的孩子拥有真正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努力,来自于日复一日的辛苦耕耘。我希望她真正地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之后的满足,来自于一次次对自我的超越。

    或许是到了挫折教育的时候?或许我应该想个办法,把她的自信从盲目变为根深蒂固?
  
    正好那段时间网络上关于要不要读经典的争论铺天盖地,于是我也就跟着关注了一下。这一关注不要紧,发现很多孩子都在“读经”,尤其是接触了儿教论坛的读经专栏以后……其实以前我也注意过这个论坛,也打开看过,但每次我都只看“鼠目寸光”,看里面的一些关于教育的争论和碰撞,当时对这个读经专栏不屑一顾,觉得有点儿小题大做(现在当然不这么想了)。但是这次我仔细地看了几个帖子,看得我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加入其中。心动不如行动,从现在开始!

    乔三岁半以后就很喜欢自己看书,什么书都翻,论语也不例外。我让她读出来,她也没有拒绝。刚开始只是几句,后来越读越多,现在除非家里来客人,或者外出,每天都能通读一遍了。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走上了这条“读经”路。
  
    现在的状态我很欣慰。让她多读一篇少读一篇她也不是很在乎,因为读一篇对她来说并不难,只要静下心来,就是几分钟的事儿。即使通读一遍,只要她不三心二意,也就一小时出头。

    大概是开始读论语十天左右的一天,乔对我说,“妈妈我觉得论语不难了,你说对了”。这话源于她第一次产生畏难情绪的时候,我对她说,你现在觉得难,是因为你还没有读过,如果你读过十遍之后还觉得难,我们就再也不读了。她同意我的意见,结果才读了两遍,她就说论语很简单,我喜欢上论语了。尽管她的这句话很可能是一时心血来潮说的,但还是给我吃了一粒定心丸。至少我可以确定,我的想法并非痴心妄想。

    在论语读到40遍左右的时候,她有点儿厌倦了,觉得每天重复读论语挺没意思的。她自己选择了易经,其实我和乔爸都觉得更应该读老子,但难得孩子自己对易经有兴趣。何况我心里还有一个想法,从易经这种比较晦涩比较难的经典开始,也未尝不可。可能初始阶段会遇到困难,但一旦克服之后,再读什么书就是一马平川了。
     
    而事实超乎我的想象。乔读易经,没有遇到任何挫折。大概是论语的40遍的工夫发挥了作用,拿起书就读,很多我不认识的生僻字,她都猜出来了,偶尔读错,我看着拼音提醒一次,她就记住不忘了。最让我欣慰的是,拿起一本厚厚的易经,她没有一点儿畏难情绪,想的都是怎么能快点儿把整本易经读完,像读论语那样读上四十遍甚至一百遍。
   
    我让孩子读论语的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里,我希望她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变成喜欢的事情,把困难的事情变成简单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能力。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选择逃避,那么这困难就永远是困难,永远是你无法跨越的高山。但是如果勇敢地闯过去,回头看的时候,就会觉得这困难根本不算什么,原来心目中的高山也不过是一个小土丘,甚至觉得自己当初想要退缩,想要逃避的念头是多么可笑。这些是我想要通过读论语告诉她,或者说是想让她自己通过读论语的过程领悟的东西,也是我匀出大把的工作时间,陪她(或者说监督她,这么说似乎更恰当)读论语的最根本的原因。
    或者说,我陪孩子读经典,最重要的不在于读经典会带给我们什么结果,而在于读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体会一次次超越自我,证明自我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努力和不努力有多么不一样。
   
    年后舞蹈班开学的时候,我问她想不想去跳舞,她说想去。我说那基本功也必须练,不能直跳后半场。乔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回答说,“你放心吧,前面后面我都跳”。一节课结束之后,我问她疼了没有。她说,“不疼。其实疼一点儿也没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而且疼就是因为练得少,练得多就不疼了。就像读论语一样,刚开始觉得难,读多了就变得简单了”。
   
    至于复旦大学钱教授所说的“读经典的孩子,到社会上混,90%会吃亏”,我觉得太可笑了。这位教授太低估孩子的智商了,我们大人能看出是糟粕的部分,难道孩子就永远发现不了?读了什么,孩子就会去全盘照做?孩子没有思维,没有判断能力?即使今天没有,你保证他们这辈子都永远不会有?到社会上碰壁之后还会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再说了,读经典的孩子混社会吃亏,错不在于经典,而在于社会,是社会扭曲变形了。
     
    当然我也知道,读经典不过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已,不能指望经典带给我们太多。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父母在陪伴和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心态。
    读不读经典本就无须争论,不读经典不会损失什么,读经典也不是灵丹妙药。只是,我意识到了读经典的好处,我就没有理由不去做。如果不做,我会觉得自己对不住孩子,亏欠了孩子,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同理,如果父母认为经典弊大于利,或者内心就反感经典,那当然还是不读为好。就像有人觉得冬天或者晚上带孩子户外活动是对孩子好,有人却觉得是折腾孩子一样。没有办法,每个父母都只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到底是不是最好,谁也无法断言……


泡泡 微笑妈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09-12-02 
帖子
19333 
我不懂呵呵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11-16 
帖子
1041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23959 

每月论坛之星

好深奥啊
朵朵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0-08-16 
帖子
9964 

每月论坛之星

我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还是给他读白话文故事吧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09-01-10 
帖子
46 
我也在和孩子一起读经典,感觉楼主做的比我好,向你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我也来说学国学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