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286
- 昵称
-
- 经验值
- 1266
- 在线时间
- 325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4
- 积分
- 1591
- 精华
- 0
- UID
- 3907726
  
- 宝宝生日
- 2010-11-07
- 帖子
- 221
|
今天在另外的一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转给大家吧,共同学习。
有个孩子3岁多了,正准备吃饭,爸爸看到儿子手还是脏的,就问“手洗了吗?”,儿子顺口就说“洗了”。妈妈这时候听出问题来了,马上对儿子说“手没洗干净,再洗一遍”,孩子乖乖地去洗了。
很简单的故事吧,可是这个妈妈真的是太细心了,注意到了问题所在,试想一下,如果顺着爸爸的问题,爸爸肯定就接着问了:“看这么脏,哪洗了?或者直接说”撒谎,赶紧去洗手“,”孩子会有两种结果:一是承认没洗,再去洗一遍,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因为撒谎被大人发现了,二是不承认没洗,只是没洗干净,孩子要么不洗,要么带着情绪再洗一遍。无论哪种结果看出来都不是太理想吧,因为孩子会带着抵触情绪。
妈妈的处理即简单又高明,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要求,也许孩子有情绪,但至少,孩子知道,撒谎是没有用的。爸爸使用了反问句,只是图一时口快,满足了大人教训孩子的心理,可没想到,其实大人要的只是”孩子把手洗干净了“这样的结果。在希望孩子做好某些事情的时候,最好多用一些陈述句,明确的告诉孩子你想要的结果,少使用问句尤其是反问句,这样会不知不觉的推着孩子去撒谎。
当发现孩子有一天撒谎的时候,不妨反省一下,平时跟孩子是怎么交流的。把这些“我是怎么跟你说的”,“你耳朵长到哪里去了”,“撒谎。。。。。。”,“你没洗手吧”,“作业没写完吧”搬出家里吧。
|
-
总评分: 妈豆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