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9530
- 昵称
-
- 经验值
- 8930
- 在线时间
- 665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7-27
- 积分
- 9595
- 精华
- 6
- UID
- 2959167
       
- 宝宝生日
- 2008-12-09
- 帖子
- 1736
|
本帖最后由 静语蓝山 于 2011-11-10 15:42 编辑
作为一名热爱亲子阅读的妈妈,如何提升自己,了解更多关于亲子阅读的知识是我一直迫切想要学习的,很高兴通过妈妈网这个平台认识了咕噜熊,并很幸运的成为了咕噜熊故事妈妈初级培训班的一名学员!
10月15日,是培训班第一次授课的日子,主讲人是咕噜熊新安馆的负责人孙蔚老师,孙老师这次讲的主题是“浪漫育儿,从亲子阅读开始”。首先,孙老师给大家理清了一个概念:“绘本本身是没有年龄的!”在很多妈妈的心目中绘本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图画书,但孙老师告诉大家在咕噜熊不仅有孩子们看的绘本,也有很多大人看的绘本。
好久不上课了,记笔记的速度都跟不上了,呵呵!大致整理了一些和大家一起分享:
阅读能力的体现
1. 幼儿园阶段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幼儿园阶段其阅读能力具体体现在表达能力上。敢说、爱说、词汇量丰富,这些都和长期培养的阅读能力有直接关系!
一般我们家长在孩子入园前都会嘱咐孩子去了幼儿园有什么事情都要和老师说,孩子回到家也希望能从孩子嘴里问出这一天在幼儿园的情况。这点我在源源入园后有很大感触,源源两岁十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和他们班的一个妈妈闲聊,提到源源每天放学告诉我班里发生什么“大事”了,那位妈妈很惊讶,说“从来就甭指望从我们孩子嘴里问出点什么,问什么都是“不知道”。”这回听了孙老师的培训,我想这是源源长期亲子阅读的成果!
不过在阅读方面起步迟的妈妈也不要着急,孙老师说2岁以上的孩子只要坚持3个月的亲子阅读一般表达能力上就会有变化。
2. 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一般体现在三年级开作文课以后,写作能够有感而发,从小积累的阅读量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另外我觉得从小看绘本还有一个好处,孩子学会读图,也锻炼他的观察能力,他可以一遍遍地从图画里发现很多东西,有时候甚至比大人看出的东西还要多!
现在很多学校有个很不好的现象,老师都是要求孩子背作文去应付考试,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丧失了写作能力。我身边有个孩子就是都上到初中了,每次写作文都愁眉苦脸,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干巴巴凑字数的文字。这确实是一种很悲哀的现象,试想一个丧失阅读能力的民族该如何发展?
3. 成人
对于成人来说阅读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在看书速度和吸收能力上。
阅读≠识字
孙老师指出“孩子六岁以前要学习的应该是技巧和能力,而不是知识”。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成人与幼儿间阅读的差别
成人采用的是以视觉为主的阅读;而幼儿不仅仅是视觉阅读,还包括听觉、触觉等等方面,所以市场上才会应运而生布书、塑料书、水书等等不同形式的书。对于较小的宝宝来说,他们最初是把书当玩具来认识的,撕书、啃书都是正常现象,但作为家长我们要注意的是在选书方面注意安全性。
如何进行亲子阅读?读什么?何时读?
亲子阅读是父母和孩子间的一种亲密游戏,没有固定方式,怎么方便怎么读;睡觉之前或者无聊时都可以读;从封面读起或是倒着读从中间读都无所谓;可以先讲故事再读图或者看完图画再讲故事,怎样都好;哪怕几天一种重复一个故事也是很正常的。
孙老师的这段话讲解了亲子阅读有着充分的自主性,在阅读中给孩子带来喜悦和满足才是最重要的,在和父母的这种温馨的阅读氛围下,孩子会有很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孩子渐渐爱上阅读,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时,阅读的益处也会慢慢体现出来。
亲子阅读中的误区
1. 随意对孩子的听、读态度做出否定性评价;
2. “为了读而读”,把早期亲子阅读当成任务完成;
3. 功利化、目的化说教影响孩子的听、读兴趣;
4. 家长自己不爱阅读,却希望孩子爱阅读;
5. 自己狂热爱阅读,就认为孩子也应该喜欢;
6. 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对于图书的理解;
7. 不讲究亲子阅读的方法,只是死板的念书给孩子听。
孙老师提到一个案例,有些妈妈经常会来咕噜熊咨询:“我的孩子任性了,我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了,老师帮我推荐本书吧!”但其实一本书解决不了问题,两本书也解决不了问题,阅读改变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用开放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阅读
*对孩子选书的态度要开放;
*对于孩子的认知要开放;
*看书时的姿势要开放。
这几个开放很简单,但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容易忽视。我发现自己就在孩子选书方面不够开放,之前带源源去绘本馆借书的时候曾尝试让他借过一两次,但发现效果不好。源源选书慢,而且往往选的书回家以后他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所以之后我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听从馆里工作人员的意见去选书。现在想想,或许我再多给源源几次尝试的机会,他也能学会如何从各种各样的书籍中选出心仪的那本,家长包办的代价就是孩子丧失了学习尝试的机会。
关于如何选书的几个建议
1. 在没经验的时候选得过众多大奖的作品或者是不同推荐书单的交集;
2. 看作者;
3. 欧美、意大利画家的画风一般比较好;
4. 最好看过书后再决定是否要买;
5.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需求。
这几条建议可以说是很实用,尤其是第一条对零起步的妈妈们更为有用。不过我发现可能是选择绘本馆的不同,源源看过的绘本居然是日本画家的居多,看来以后应该多关注一些欧美、意大利的画家,做一些不同风格的尝试。
最后孙老师还结合一本非常经典的无字绘本《疯狂星期二》来给各位妈妈们讲述如何欣赏绘本。这本书非常有镜头感,虽然全书没有一个文字,但孩子们在看图的时候已经不由自主的会去猜测会去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可能就是一个优秀绘本的魅力所在!
整堂课孙老师穿插大量和妈妈们的互动,及时回答妈妈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领大家走入绘本世界,让我受益良多,期待下节课继续相约咕噜熊!
相关链接:
源妈笔记—咕噜熊故事妈妈初级培训班第二讲
|
-
总评分: 妈豆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