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54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11-28 
帖子
227 
1
发表于 2011-9-11 14:2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话说一晃儿子已经9个月了,上个月中旬由于打麻疹针有点反应,烧了一天并伴随小红点,上网查询和**的亲们告知为打针反映,看来狼还没有来。
再话说这次狼真的来了,9.21日早上摸宝的额头有点热,试试表为37.8,没有当回事毕竟早上温度比较高。白天给姥姥打电话也说有点热乎不烧,我还是很担心,下午又给姥姥打电话才告诉我上午就烧到38.7了,哎,姥姥也是不想让我上班担心。姥姥说给吃美林了,可他就是不张嘴,顶多吃了一半,退热贴也不贴,贴上他就拽下来,儿子还把水银表给摔了,急得姥姥赶紧抱孩子下楼买表7。下班第一时间坐车回家去了**,救急买个婴之旅的耳温枪对付我那淘气的儿子。
说说臭爷们吧,知道孩子发烧了还不赶紧提前下班回来,还开破会。晚上7点半奶奶和爷爷不放心又来看我们,给他来“一枪”发现已经39°3了(有点见蔫),我勒个去,本来我已经看了很多关于幼儿急疹的帖子了,算是有点理论的经验了,但是还有点小小不知所措。爷爷下命令去儿童医院(我们离着近,要不人多才不去了),怕孩子夜里更烧。下面我说说去儿童医院必带的东东吧:
1.
退热贴
2.
毛巾被
3.
衣服 帽子(要是到了冬天就不说了 哈)
4.
美林(特别是里面的喂药器)
5.
保温杯 奶粉 水杯
6.
大人要喝的水
7.
耳温枪(公共试表我觉得不卫生) 强烈推荐着哩小宝使用
8.
手绢
9.
吸引宝宝的玩具
10.
宝宝小零食和大人的面包等等
这些是我想到的。
大夫给打了退热针需要观察2小时,并且告知我们要拼命灌水。亲耐滴们,这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他根本不张嘴,药和水根本不喝,手绢比他喝的都多。喝水的方法如下:
1.
做游戏 你一口妈妈一口   (冲我咯咯笑 不实我茬)
2.
N个喝水的瓶子 (咬着玩)
3.
整个他还不会用的吸管杯 (强烈推荐5颗星 整了几小口)
4.
喂药器 (自己咗完顺嘴溜)
5.
放点糖水之类的(拒绝喝一切带甜味的水)
6.
拿勺喂 (扑 跟喷泉一样的喷你脸上)
7.
用奶嘴触碰他的嘴 (别让他咬到 咬上就不松口)
我勒个去啊,跪求更好能让他喝水的方法。
9.22的早上4点多,退热针药劲儿一过又烧到38.9,又给灌美林,白天依然很活泼,餐椅里站着,小推车里蹦,倒栽葱的玩床单,都是他的拿手好戏,还好就是不烧了。
9.23 彻底不烧了,傍晚发现前心后背出疹子了。
昨天给个至保定药丸子试试他吃吗,结果效果不错,看来液体的药他不吃,坏消息是今天再给吃就不吃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11-28 
帖子
227 
回复 十三阿婆 的帖子

忘说了,俺孩是个反例,淘淘淘

沛凝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10-26 
帖子
869 
我家的昨儿晚上也烧了,从38度一路狂飙到39.5度
赶紧问群里的妈妈,让她爸跑去药店买美林,我在这方面太废柴了- =平时也没存点小药,还得抓瞎现买。
姥姥说得多给喝水,一口都灌不下去!哇哇哭,看着好像是嗓子起来了
今天还是有点发热,但愿能好了啊啊啊啊
下班赶紧回家看看!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11-28 
帖子
227 
回复 kerri 的帖子

我们那时也是一口水都不喝,不烧以后的那个星期几乎也不喝,最近才开始好好喝,多给吃点水果,梨啊,西瓜什么的,别太凉

沛凝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10-26 
帖子
869 
现在烧了两天,看样子有点像幼儿急疹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家有淘气小宝之着哩发烧版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