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8月6日)小人们在里面比赛,家长们在休息区闲聊。大人们在一起聊天的内容自然是孩子,更多的话题是大班的幼小衔接和明年的上学情况。 其中一位妈妈说道,她的孩子也在国办园,因为暑期装修放假了。因为平时没人照顾,所以在附近找了一所私人园过渡两个月。然后接着说道,一比较才知道,还是私人园好。 我当时就坐在她旁边,很诧异地问:“怎么个好法?” 这位妈妈回答道:“我刚把孩子送去的时候,老师就问我孩子在幼儿园都学什么了?会不会百以内的加减法?如实回答了老师,孩子只学了十以内的加减法。私人园的老师还跟我介绍了她们都为孩子开设了哪些课程,如:心脑算、英语、识字、拼音……这些在国办园里接触的很少。每次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都学什么了,孩子只说画画、做手工、室外活动,偶尔会说学了几加几,学了什么字。这在国办园里成天就是玩,也不学东西,等到上学可怎么办呀!” 听了这位妈妈的话,我理解她的心情,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交谈中我讲述了我的观点:我不认为这样会输在起跑线上,反而我更喜欢国办园的这些活动。就拿算术来说,孩子上学以后有会百以内加减法的,有只会十以内加减法的,甚至还有什么也没学过的,学过心脑算的不用掰手头,一道简单的计算题(甚至复杂的)可以张口就能说出答案,没学过的也许掰手指头都要算上好半天,这也不能说明后者不如前者。现在天生没有笨孩子,这简单的四则运算在三年级之前,孩子们都能学会的,无非是算得快与慢的问题,中国的教育只注重分数,一分钟算完的,跟5秒钟算完的,只要结果正确就能得分,根本不注重你的计算速度和过程。 我问那位妈妈是否关注过幼儿园的教材《快乐家园》(国办园使用的统一教材,按照幼儿教育大纲制定的)里面的内容有训练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动手能力的,有数学方面的、也有语文方面的,故事册里的故事能让孩子们通过故事明白一些道理、一些行为习惯等,总之这套教材根据年龄段而定涉及的内容很全面,再加上国办园都是严格按照幼儿教育大纲来执行,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私人园只靠这种所谓的早教吸引人们,他们所灌输给孩子的文化知识已经超出了孩子年龄承受的范围,在短时间内看,这种教育是有效的,作为家长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才行! 三年级是个分界点,三年级之前的知识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只要用心都是能学会的,至于人们注重的分数,在我个人看来100分跟95分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一个细心了,一个马虎了。真正看孩子能力的时候是四年级出现应用题开始,与其现在把时间花费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不如把时间用来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顺利迎战后面的七年寒窗。 说到这儿,那位妈妈认同了我的观点。一个劲儿点头:“有道理!有道理!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心又豁达了,不再纠结了,等9月份还是让她继续在国办园里完成她的大班生活。”随后那位妈妈问我:“你是幼儿园的老师?还是专门搞早期教育这块儿的?”我笑着说:“这两种我都不是,我只是一位妈妈而已。”随后我向她推荐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