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6 4岁10个月19天 今天早晨起床后的时间里,我终于做到了没有对珺的磨磨蹭蹭大呼小叫,而是用比赛的方式,让珺“自觉”地加快了做事的步伐。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为珺边玩边做事着急生气,甚至还动手打了小家伙,结果还是不能引起珺的注意,为此在上周还写了一篇假期综合症,请育网的姐妹们帮助出谋划策,聪儿爷爷、媛儿妈妈都对我的做法给予了指正,在此珺妈向两位朋友说声谢谢。
前两天机会终于来了,珺在幼儿园借回一本《小猫钓鱼》,一连几个晚上都在讲这个故事,每次讲到小猫因为贪玩不专心钓鱼时,我都会变化语调引起珺的注意;每次讲到姐姐钓到鱼而小猫确钓不到的时候,我会让珺自己说出原因。珺也能把原因讲述得很好,借此我会告诉她不管是做什么都应该专心去做,不能三心二意。两个晚上过后,珺早晨起床的速度明显比之前快了许多,但偶尔也会要我提醒,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成功的开始。
今天早晨我把洗漱时间调整到跟珺一起,然后“若无其事”地跟老公说道:“你相信吗?一会儿我肯定会得第一名的!”珺听了我的话,有些不服气地说:“哼,我才是第一名呢!不然咱俩比赛,看看到底谁是第一名!”我“自信”地回应着:“好!比就比!”“比赛”开始了,珺不像以往那样边刷牙边玩了,用极快地速度刷完了牙,接着又很麻利地洗完脸,整个过程我都在“努力”地追赶,结果还是“败下阵”来。当听到珺因为赢了妈妈而欢呼的时候,我和老公对视一笑。
今天看到孩子纯真地笑,再想到前阵子因为磨磨蹭蹭受到训斥时那委屈地表情,两种做法两种表现,当时的我为什么就非得钻进那牛角里不出来呢,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好的解决方法呢。经过两天的冷静思考,我终于走出来了,变换方式不对孩子大呼小叫一样能够得到预想的效果。最后借用聪儿爷爷的留言时刻提醒己:幼儿的教育,原本就是要贴近她们的生活,解决成长中的问题,这就是教育。 一定要学会容纳,给孩子以成长的时间与空间...
年轻人容易急燥,看不得孩子的一点点问题,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