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93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公主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5486 

装修日志写手

1
发表于 2011-2-27 00:5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糖妈糖爸 于 2011-3-1 13:20 编辑

转来的,~~~

拨打应急电话注意事项
1. 无论何时,只要有伤病者,就应要求救护车。
2. 打电话,清晰简洁地说明情况:
■ 自报姓名及自己的电话号码。
■ 事故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道路名称、门牌号码或者近处的交叉路口及其它的醒目标志。
■ 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 伤病者的人数、性别、大致年龄以及症状、伤情、严重程度等。
■ 清楚地说明危险事物及隐患,如危险品等。
■ 不要惊慌,不要先挂断电话,直到值班员挂线为止。
3.打完电话后,如果需要,安排人到明显的地方迎接救护车,并为救护车指路。
所有公用电话都可以免费拨打应急电话,磁卡、IC卡电话都无需插卡。


急救步骤ABC
家庭急救的原则是:及时、准确、有效。一般的救治步骤有以下四点:   
1、应首先除去或避开危害生命的因素。如电击伤者,应立即切断电源;发生火灾时应迅速脱离火灾现场;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开门窗通气和把病人转至空气流通的地方;溺水者应立即从水中救出;等等。
2、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病员如呼吸心跳停止,应迅速施行心肺复苏。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在不间断救治的同时,可呼救医务人员。呼吸心跳复苏后,方可搬动或转送医院。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处置。如有出血者,可采用止血法止血。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的处理,需要进行固定的,可就地取材进行固定或包扎。对伤情较重或神志不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解开衣扣,检查口腔有无异物,舌头有无后坠,呼吸道是否通畅等。另外还要注意到对伤员的身体保暖,以免引起冻伤。   
4、医院治疗。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及时联系医疗单位前来接应,或在严密监视下转送有关医疗单位继续救治,并要详细交待病情和处理经过。



常见意外原因及处理方式
窒息
发生原因
常见窒息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吃到固体食物,另一种则是呛到。如喝奶时忽然改变动作或是宝宝溢奶、呕吐时呛到,此时有可能产生窒息。宝宝睡觉时姿势不对,或床上用具过于多、柔软,脸部陷入其中无法呼吸而发生窒息。
可能出现的症状
宝宝呼吸困难、嘴唇发黑且无法发出声音时,就要怀疑宝宝是否已经呛到或气管呗堵住,要进行急救处理。



如何处理
建议先将宝宝俯姿,前倾约45°,脸朝下且略微头低脚高,施予宝宝5次有效的背部拍击,之后翻成正面施予5次胸外按压,反复进行直到阻塞物被排出。如果宝宝只是呛到而尚未有窒息的状况,通常都能自己将异物吐出。不要帮宝宝把异物吐出而用手指去做挖的动作,这样通常会导致异物更加深入,若宝宝已出现窒息症状,妈妈们请先确认宝宝的呼吸到是否畅通,同时拨打电话协助。确认宝宝呼吸道是畅通或呼吸道未完全受阻时,可为宝宝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宝宝窒息症状解除或救护车已到达为止。
预防方法
留意宝宝吃到的东西是不是过大以致难以吞咽。2岁前,避免让宝宝吃果冻、豆类等食物,4个月内婴儿不要采取趴睡的姿势;床上用品不要过于柔软;最好不要和婴儿同床,不要长时间将门窗紧闭。



吞食异物
可能出现的症状
若是异物卡在食道,会嘴巴不断流口水、无法再吞其它东西、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形;若是阻塞了呼吸道,会哭泣且脸部会发黑;若吞下的异物为尖锐物,嘴巴还可能出血、受伤。宝宝的呼吸道非常狭窄,若气管被阻,脸部就会发黑,如不能及时将异物移出,很快就会缺氧,在短时间内可能就会停止呼吸甚至死亡。若暂时还没有明显的异状,吞食异物的宝宝上呼吸道被锁住,呼吸时通常会出现咻咻的喘鸣声,如果发现宝宝长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类似气喘的情形,要到医院检



如何处理   
1 当发现宝宝可能吞入异物时,要带上疑似被宝宝吞入的物品到医院,确认有无异物存在在宝宝的体内及异物的位置,再通过内视镜将异物夹出。   
2 若异物阻塞住食道或呼吸道,在意识清醒时应以背击与胸压法(婴儿适用)或哈姆立克法(宝宝适用)帮助排出异物。
3 若是无呼吸现象,则施行心肺复苏法。   
预防方法   
1 宝宝的身边不可以没有大人,也别让大宝宝照顾小宝宝。   
2 不要给婴儿吃各种坚果、花生、果冻等大块的食物。   
3 检查婴儿活动的范围内是否安全,如是否有钱币、图钉、小纽扣以及玩具上的小部件是否容易掉落。


吞食异物
可能出现的症状
若是异物卡在食道,会嘴巴不断流口水、无法再吞其它东西、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形;若是阻塞了呼吸道,会哭泣且脸部会发黑;若吞下的异物为尖锐物,嘴巴还可能出血、受伤。宝宝的呼吸道非常狭窄,若气管被阻,脸部就会发黑,如不能及时将异物移出,很快就会缺氧,在短时间内可能就会停止呼吸甚至死亡。若暂时还没有明显的异状,吞食异物的宝宝上呼吸道被锁住,呼吸时通常会出现咻咻的喘鸣声,如果发现宝宝长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类似气喘的情形,要到医院检查。

如何处理   
1 当发现宝宝可能吞入异物时,要带上疑似被宝宝吞入的物品到医院,确认有无异物存在在宝宝的体内及异物的位置,再通过内视镜将异物夹出。   
2 若异物阻塞住食道或呼吸道,在意识清醒时应以背击与胸压法(婴儿适用)或哈姆立克法(宝宝适用)帮助排出异物。
3 若是无呼吸现象,则施行心肺复苏法。   
预防方法   
1 宝宝的身边不可以没有大人,也别让大宝宝照顾小宝宝。   
2 不要给婴儿吃各种坚果、花生、果冻等大块的食物。   
3 检查婴儿活动的范围内是否安全,如是否有钱币、图钉、小纽扣以及玩具上的小部件是否容易掉落。



触电

小小的插孔,吸引宝宝前去探索,但却内藏数百瓦电力的危机,足以让宝宝休克甚至丧命。
可能出现的症状
触电与烧烫伤的伤害有类似处,不过烧、烫伤伤害较表浅,触电伤害较深入,严重时可能造成三、四级灼伤。家长可仔细观察宝宝,一旦发现宝宝有休克、身体发紫或是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停止的现象,可先做初步处理,再送医急救

如何处理
当发现宝宝触电了,必须立刻切断电源,并将宝宝移至通风处。如果无法切断电源,应以不通电的物体,如竹竿、牌尺等随身可取的绝缘物,使宝宝远离电源。接着要赶快检查宝宝是否有灼伤或休克现象,灼伤时必须立刻以冷水冲洗降低灼伤部位的体温;若宝宝已没有意识,必须立刻叫救护车或自行送医急救
预防方法
宝宝9个月大时开始会到处爬,此时最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应让家里的宝宝远离所有电器、电线,并注意电线是否因年久失修而有破损的现象。家中插座的位置也要安装在宝宝触摸不到的高度,或是采取一些安全保护措施。有些电动玩具的绝缘效果不佳,也要避免给宝宝玩耍。

溺水
发生原因
溺水并非在户外才会发生,由于宝宝的骨胳与运动神经的协调能力尚未成熟,只要容器中的水高度达五厘米左右,就可能对宝宝构成威胁,包括浴盆、浴缸、马桶等。如在家中溺水常发生在宝宝洗澡时,大人未加以看顾;或是宝宝们在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所致。
很多家庭用澡盆给婴儿洗澡,有时候洗到一半,家长将宝宝独自留在澡盆里,虽然水很少,可是这对没有翻身能力得婴儿已经非常危险了。




如何处理
1 用手将溺水宝宝口中的呕吐物、污物取出,解开衣服,保持呼吸顺畅。
2 宝宝不小心溺水,可按压宝宝的胸部,或让宝宝保持头低脚高的位置将水排出。
3 检查溺水小儿是否清醒,可呼唤或拍打其足底,看有无反应,并用耳朵仔细听其是否有自主呼吸存在。对于已经没有呼吸的小儿,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预防方法
1 帮宝宝洗澡时,不可单独把宝宝留在浴室,哪怕几秒钟时间。
2 避免使用太滑的磁砖,亦可在浴室放止滑垫,防止宝宝跌倒。任何可装水的容器应加装盖子,或把容器倒放,厕所马桶盖也应盖上。会走路的宝宝,不要让他们单独在湖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烧、烫伤
烫伤分为三度:
1度烫伤
属于表皮烫伤,皮肤会有发红且疼痛的现象。若立即冲水冷却至少20分钟,约莫2~3天可获得改善。
2度烫伤
表皮已烫伤至溃烂并产生水泡,烫伤可能会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层,约2~3周可痊愈。
3度烫伤
烫伤直达皮下组织,皮肤会有发硬、发白或发黑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烫伤,必须立即送院治疗。


如何处理
冲:冲冷水可让皮肤立即降温以降低伤害,但要避免用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
脱: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物。
泡:浸泡在冷水中以减轻疼痛,如果是宝宝,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
盖:用干净或无菌纱布、布条或棉质衣物类(不含毛料)覆盖在伤处,并加以固定。
送:送到有烧伤病房或烧伤中心的医疗院所治疗。
预防方法
1 给宝宝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建议最高水温不超过50℃,以接近人体体温为佳。
2 不要把热水壶等容器放在宝宝可以碰触到的地方。不要让宝宝接触有高温蒸气的东西。包括饮水机、微波炉等。不需要过早教导宝宝使用电器,以免造成反效果。





[/hide]




公主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0-05-05 
帖子
15486 

装修日志写手

头部遭到撞击发生原因
宝宝睡觉时从床上摔落,即使宝宝当下没有哭闹,也不代表宝宝安然无恙;宝宝在玩耍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摔倒或者碰到家具,而导致头部受到撞击。
可能出现的症状
如果撞到头之后立刻大哭,不久后恢复正常,通常不必太担心,但要观察宝宝是否有痉挛、半边手脚无力、歪斜或是两边瞳孔不一样大的情形,如果有,必须送医诊治;如果撞到头之后不哭不闹、脸色发青、头痛还有呕吐、痉挛现象,必须立刻送医急救


如何处理
1 在情急之下不要摇晃宝宝的身体。
2 撞伤、碰伤、夹伤时可在伤处采取冰敷,一次10分钟,一天后改为热敷,一天3次。
3 尽量不要在瘀青处搓揉,这样反而会使皮下出血。若要使用药物止痛,建议尽量以外用药膏为主。
4??观察是否有骨折,若有要立即就医。当肿痛范围扩大时,表示情况严重要由医生处理。
预防方法
1 家中的阳台、窗台应加装栏杆,避免让宝宝接近。
2 家中摆设尽量简单,以免东西太多增加宝宝碰撞到的几率。
3 家具当中有尖角的地方建议加上安全防护胶套,包括桌角、椅角等都可以做一些处理。


kitty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3-01-10 
帖子
1747 
本帖最后由 kittyjisa 于 2014-1-17 16:36 编辑

111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562 
打印留着
朵朵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0-08-16 
帖子
9964 

每月论坛之星

回复 糖妈糖爸 的帖子

很有保留价值,如再找到新的,继续发啊。
emily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0-03-03 
帖子
578 
好贴,收藏
爱琴海

游客

宝宝生日
2010-03-06 
帖子
333 
留着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常见意外原因及处理方式 !!都来收藏吧!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