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反应我上次贴的书目太多了也太乱了,好像找不到头绪,对不起了本人的时间实在有限,那么我写这篇文章大家看看有没有帮助吧!
儿童是语言的自然接收者,曾有研究表明,12岁之前儿童的大脑对于非母语的第二语言接收有不同于成人的方式,他们可以自然的分辨和模仿其他语言的发音,利用天然独特的记忆方式掌控这种语言。
幼儿(我们暂且把3岁之前的儿童归入幼儿期)处在语言发展的迅速接收期,他们是通过不同的感官刺激去接收各种语言的信息,如果想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引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我们需要寻找能直接刺激他们听觉和视觉的方式。英语启蒙早期的关键不在于宝宝能认识多少个单词,能读懂多少个句子,而在于通过持续的感官接受使宝宝能辨别不同的发音,在大脑中自动形成分区去接受第二种语言,产生自然英语思维的的过程,这样的早期启蒙相比较使用母语和英语相互交叉翻译的引导方式更为有益。 建议一,尽量使用原版视听和原版绘本资源,原版英文视频音频和读物发音纯正,画面鲜明,内容生动,互动性强,儿童容易接受并产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需要起到陪伴作用,不需要担心宝宝听不懂,不需要给宝宝翻译其中的内容。对于英语绘本,无论是自己给宝宝朗读还是听音频配绘本,建议首选词句简短,词汇押韵(rhyme)的绘本,在这里,特别想强调一下rhyme--押韵,节奏鲜明上口的以rhyme词汇为主的绘本,非常适合小年龄儿童的英语启蒙,这样的书籍朗朗上口,内容鲜明,简单易懂,宝宝很容易记忆和模仿,对培养宝宝语感和兴趣非常有帮助。 建议二,朗读原版绘本的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比较夸张的肢体语言以吸引宝宝注意力,带动宝宝的情绪,同时指读在初级阅读中受到推荐,但这里我们对于3岁以下幼儿,指读的概念相对有些改变,我们把指读文字变换成指读对应的画面,这样在听觉刺激的同时带动幼儿的视觉感受,视听同步认知,刺激大脑语言中枢的形象化记忆。 建议三,刚刚提到的无论视听还是阅读过程中,我们希望做到无翻译过程,翻译的作用本身就是强迫把另一种语言转化成母语,这种习惯的长期形成最终导致打乱儿童对语言感知的天性,养成了交互翻译的习惯,将来对于做到”脱口而出“形成障碍。因此家长不需要担心宝宝是否明白其意,只需要引导宝宝尽情享受视听的过程,鼓励宝宝去模仿,随着长期的视听浸入,当同样场景或画面出现的时候,你会惊讶的发现宝宝能脱口而出。
建议四,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阅读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家长每天拿出20到30分钟和宝宝一起阅读,小年龄儿童经常会要求重复性阅读,即一段时间内不厌其烦的反复要求阅读一本绘本,家长应该给予理解和配合,孩子喜欢的就是最适合的,读书的兴趣和质量远比追求数量的意义要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