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2 | 浏览: 205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4-13 
帖子
220 
1
发表于 2010-10-17 11: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今天刚刚看到网上新闻说:“质检总局拟规定婴儿乳粉原料需检验三聚氰胺,记者日前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出,当中明确规定采购制度应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国家质检总局将于10月20日举行听证会。  这份意见稿规定企业的采购制度应保证原料、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规定,杜绝企业使用乳或乳制品以外的动物性蛋白质或其他非食用原料制成的产品作为生产原料,采购制度应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等。” 这三鹿事件都三年了,现在才拟规定,真好意思啊,这办事效率,无语了,可气,可恨!婴儿奶粉如此,那成年人的奶粉会不会更严重呢,除了这个三聚氰胺以后还会出现什么东西啊,不敢想象。婴儿们不是用来检验食品安全的!立法不严,这些奸商们应该枪毙!- [ 本帖最后由 名宅有宝 于 2010-10-17 16:52 编辑 ]
高级催乳师 国际母乳会互助指导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0-08-28 
帖子
20822 
三氯氰胺其实不是直接添加到奶粉里的 因为三氯氰胺本身是没有使用价值的 合成也很贵 在食品、工业领域没有可用的地方 市面上也没有卖的 如果懂化学的人 都会知道 事实是 奶农上交原奶的时候 为了让质量不好的一部分原奶卖出好价钱 就添加了尿素 尿素很常用 而且很便宜 加有尿素的原奶 在奶制品加工过程中 经高温尿素分解出三氯氰胺 所以 只要是添加了尿素的原奶所制作出来的奶制品 都含有三氯氰胺 包括我们都喝的各种牛奶 只不过大人能把三氯氰胺代谢掉 而很少留在肾脏里 而婴儿不能 所以变成了结石 这就好解释 为什么在出了“三鹿事件”以后 很多跟奶有关系的食品 都陆续查出三氯氰胺的原因 因为问题在原奶里 而不是奶粉配方里 今天我们查的出尿素和三氯氰胺 明天可能是别的 所以 希望妈妈们一定要坚持母乳 为了宝宝的健康 再安全再昂贵的奶粉 也是添加合成的 谁就能说 它是绝对安全的呢? [ 本帖最后由 狼城诱惑 于 2010-10-17 12:10 编辑 ]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4-13 
帖子
220 
坚持母乳。
皮皮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0-01-13 
帖子
1888 
现在孩子的什么东西吃着都要小心啊,什么东西都不可靠
小微子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161 
唉,这些人难道没孩子吗?这样挣钱他心安吗?
小微子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8-10 
帖子
161 
唉,这些人难道没孩子吗?这样挣钱他心安吗?国家应该严惩这些人,规定要严格一些才行

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04-13 
帖子
220 
真应该让质监局的人们都吃到喝到这些添加违禁成份的东西。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09-08-15 
帖子
2411 
现在只管赚钱,其余的什么也不管。 就是把他们祖宗抬出来,他们也不在乎。哈哈。
全全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帖子
2480 
坚持母乳11rabbit01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怎一个怒字了得!!!关于奶粉的规定!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