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3703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2011-04-30 
帖子
1
发表于 2019-4-12 15: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萎缩性鼻炎是属于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是由于身体长期缺乏营养或者是长期缺乏微量元素所导致的疾病,尤其是女性发病率较高,在女性生理期间病情会变严重,患有萎缩性鼻炎会导致一些并发症,会引起胸痛的症状,还会引起一些鼻咽炎,或者是咽喉炎等。
/ v7 @3 t( T" y$ C0 D
0 N) b. m  \9 K2 x& ]  鼻翼
, \' ~7 g7 d5 s, q
9 R$ i7 {% j  N; E- F6 x  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严重者鼻甲骨膜和骨质亦发生萎缩。粘膜的萎缩性改变可向下发展至鼻咽、口咽、喉咽等处。% H: x: q5 O1 }$ r1 _
, n3 b: W8 r+ Z( h% W7 u+ P( c
  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各异,危害极大,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的功能与代谢。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糜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
8 F1 a1 z' o- X1 `
1 \6 t9 h, `1 J5 Z$ {9 ~  鼻腔: w# L, D  B* ^' M& \

7 Q- d+ [" Z, P  得萎缩性鼻炎的二种原因" H3 G5 H6 G0 ]4 j2 f

4 m2 q  d: s6 \2 Z  (一)原发性:认为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可能与缺乏脂类及脂溶性维生素,或与营养障碍、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遗传因素、胶原性疾病等有关;亦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一定关系,因多发于女青年,并在月经期症状加重。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发现本病患者大多有免疫功能紊乱,故有人认为,本病可能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 N7 {" H9 f' }1 t' ]  @8 k

1 t& G2 n. H) W, d! |% U  (二)继发性:由局部因素引起,如鼻腔粘膜受到外伤或手术切除过多,或因患特殊传染病如结核、硬结病、麻风、梅毒等所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晚期,或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长期脓涕刺激,发生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殖,致使鼻粘膜的血行受阻、营养障碍而致萎缩。
; |) T" x9 Z$ a, L, s% O0 O' ]! p+ Q3 N6 K" e' z# }" S: g: @4 a$ m) D  a1 z1 _
  鼻中隔极度偏曲,一侧鼻腔宽大,增强的气流的刺激,或因粉尘或有害气体的长期刺激也可致病。曾有人提出本病是由于特殊细菌的感染,如臭鼻杆菌或类白喉杆菌感染。现认为这些细菌不是真正的病原菌,仅为萎缩性鼻炎的继发感染。
# |( f" F8 d' _( O9 Q! e  b0 E9 q6 J# c6 W- r
  鼻窦$ k. D% m# d3 h! c
: l8 W2 s9 O# X
  萎缩性鼻炎的症状有:4 w3 l  U* U+ a% z# x

& `8 n; w1 R. j, a  1、鼻和咽部干燥感:鼻腔腺体萎缩,分泌减少,病人常自觉鼻腔、鼻咽、咽部干燥不适。
9 h0 K1 `# `( G
" N! |6 M# n, Y" M, E$ Q# c7 ?  N; p  2、鼻出血:鼻黏膜萎缩干燥,挖鼻或用力搓鼻时,易损伤毛细血管而出血。
( v) K; {) \% M. d7 P# W2 e0 e0 T! Y) h. W( P0 W
  3、鼻塞:脓痂堵塞鼻腔,鼻黏膜感觉神经萎缩。0 {. D, k. ~: u% O- C+ `

! L8 v& {+ ]: @: R+ A  4、嗅觉减退:嗅区黏膜萎缩,大量脓痂阻塞鼻腔所致。
+ x! p0 V" O: v: B6 W. F3 O, V6 p8 _
0 ?  @5 J. }9 S  5、恶臭: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到晚期或较严重者,大量脓痂中的蛋白质腐败分解而产生恶臭。因病人嗅觉丧失而感觉不到有恶臭,与他人接触时极易察觉。1 k1 u* j0 c6 U- z! X* j

0 U+ S1 S! H6 P- DVX 交流 13376967108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萎缩性鼻炎会引起胸痛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