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女八岁了,上二年级;严格来说,我为人母的年龄也是八岁,我陪读的学龄也是二年级 这快期末考试了,陪读的妈妈没少吐血,好久没来论坛嘚啵了,现在一吐为快。 我的娃沾爷爷奶奶的光,就读和平某重点小学,早晚地铁,早出晚归,甚是辛苦;为了孩子,所有的辛苦在母亲眼里都不算什么。然而,一沾学习就母不慈女不孝,不是鸡飞狗跳的日子也是格外难熬。巍巍如山的父爱的扮演者就一句口头禅“听妈妈的话”就彻底远离了战场。 我们孩子学前不管是拼音识字还是算术都是有些基础的,一开学学习是没问题的,最让人费神的是学习习惯。我一直推崇一二年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牢基础知识,然而,事情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嘴上说的好好的回家先复习再玩耍的小妞一到家肯定就是撒欢打滚地玩个不亦乐乎,让人看了都不忍打断的那种快乐。 总是强硬的压迫是不行,但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是要培养。我先是发明了表格法,在黑板上写上每天回家必做的事情,做好表格,完成一项打一个勾,坚持一周就可以在学校门口的文具摊上换一个小礼品。刚开始挺有效果的,回家就张罗着先做作业复习预习。孩子是没有长性的,过了一段时间又不按时完成了。我又上网买了凯蒂猫的积分卡,根据在校行为和做题结果奖励不同的积分,用积分兑换各种礼物,这个持续的时间比较久,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很多时候还是要追着,我总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个老太太,天天唠唠叨叨的。学校几乎没有作业,只能给孩子自己买一些课外题,到处打听,反复比较,给孩子准备了全练和阶梯阅读;好在孩子还是比较听话的,也很讲道理,按部就班地预习复习,一年级结束的时候成绩优异,老师对她的评价也很高。 时间过得挺快的,一晃二年级了,学习的习惯小有成效,然而快乐英语不太快乐,一年级下学期还跟着个老外学英语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于英语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可怜当初哑巴英语的妈妈抱着词典抱着平板查着音标跟孩子一个个抠,今天记住转天就忘了,我也没少发火,又开始新一轮的鸡飞狗跳。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我发现孩子之所以恐惧是因为孩子不会认音标,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发音,机械地死记硬背枯燥无趣。一个偶然的试听让我眼前一亮,巍巍如山的父爱即可拍板了“与其你跟她在家鸡飞狗跳,还不如让专业的人来引导。”也许是孩子开窍了,也许是方法比较好,慢慢地孩子能自己拼读单词了,也敢大声朗读了,每一篇课文自己都背熟了,终于不再谈英语色变了。当我终于长舒一口气的时候,小作文又开始了,欲哭无泪,顿感压力山大呀,有没有辅导孩子作文有诀窍的亲们给点建议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