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90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487 
1
发表于 2013-7-25 14:2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月21日19时许,河北省沧县两岁的女童月月(化名)拿着筷子准备吃饭时不慎被绊倒,筷子由鼻孔插入,一直插进大脑,距离视神经很近,情况危急,当地医院无法治疗,家长在第二天凌晨将月月送到了本市环湖医院,医护人员迅速为月月进行了手术,月月顺利脱险。

孩子绊倒筷子插入大脑

         7月21日傍晚,月月的妈妈在厨房做着晚饭,月月坐在饭桌前和爸爸玩耍。这时,月月的爸爸想起有东西落在了车上,便拿起车钥匙向门外走去。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月月便拿着刚才玩着的筷子跑了出去。“我看见她推开门帘子出去,但因为门帘子太重,她一推没注意脚下,被门框绊倒了,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一看情况不好,立刻跑过去看,见孩子手中拿着的筷子插进了鼻子……”月月妈妈说,接着她用手拔了一下筷子,发现插得死死的,根本拔不出来,她吓坏了,赶紧抱起孩子出门找丈夫,将孩子送到当地县医院,可医生一看这情况,不敢收治,建议去大医院。他们又驾车送月月到了沧州市中心医院,在医院照了X光,医生说筷子已经插入颅内,情况不乐观,推荐到天津环湖医院治疗。“说这里是脑系科专科医院,医术好。”22日凌晨,月月被送到了环湖医院。(记者韩爱青常健实习生徐硕文并摄)

开颅顺利取出筷子

         环湖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的李庆国大夫临时开了个小会议,研究出两套手术方案。第一套方案是直接从月月鼻子下方拔出筷子,但危险性极高。通过X光照片发现,筷子插在月月的视觉神经附近,距颅内最粗的血管不到1厘米,稍有差池孩子就会失明。他们决定采取第二套方案,就是开颅,可以大大降低手术的危险性。15时许,月月被推进手术室,手术一直持续到当天傍晚才结束。“幸运的是,取出筷子时,颅内并没有大出血。”李大夫说,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现在他们最担心的是孩子会不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即脑积液鼻漏,因为插入颅内的筷子毕竟带有细菌,会有颅内感染的可能。

         目前,月月还在重症监护病房,情况有所好转。术后苏醒后月月也没哭闹,自己玩一会儿,累了就接着睡觉。在此医生提醒家长,遇到此类状况,千万不要贸然去拔筷子,那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应及时送医,寻求专业治疗。(中安在线)

意外伤害成0-7岁儿童首要死因,如何防止意外发生?

         首先增强保护意识是减少意外伤害的关键。包括监护人的保护意识和孩子的自救意识和能力。

监护人的保护意识必须增强,家长要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假期安全教育,要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

1、对低龄儿童要时刻关注,不能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野;大一点孩子真的要离开,一定要让孩子先告知父母,并帮助孩子分析预测那里可能存在的风险。

2、大人外出,不可单独关闭12岁以下儿童在家中或车里,这在西方国家是犯法行为,要受到处罚。更不可把小孩放在栅栏床内。

3、教育孩子不要玩危险玩具,孩子之间玩耍,不可手持刀、剑、棍棒等危险器具,发现孩子之间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制止。

4、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孩子骑车不扶把手、戴着耳机骑车,是造成交通意外的原因,家长要及时制止。

5、教育孩子不可到江河游泳,不去没有救护条件的游泳池游泳,没有家长陪同不可随便下水。

6、教育孩子别买街头或小店的“三无”食品,以免食物中毒。

7、教孩子牢记110、119、120等呼救电话,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和父母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

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从小开始:要从孩子出现自我意识能力时开始进行安全教育,让他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认知能力。

从实际感受开始:让孩子感受冷冻、热烫等疼痛滋味,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如遇到任何小伤害,都要指出受伤的原因和道理,让他们牢记。

最好是实物教育:通过实物给孩子讲解它的危险性,如针会刺伤,刀会割伤;笔、剪刀等尖锐器具会戳伤皮肤甚至眼睛;含着筷子跑可能会戳伤咽喉;火柴、打火机可引起烧伤和火灾;乱吃药片可能引发中毒危险,等等。

用图画、影视直观教育:充分利用幼儿图画、小人书等,给孩子讲解意外危险的风险和避免的方法。孩子喜欢游戏机、iPad和动画片,那你就有意识地搜寻有趣的安全教育的内容,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领会安全的重要,学会防范危险的方法和增强临危逃生自救的能力。

实际演练,安全自救教育:如演练从火灾中逃生,平时教育孩子不玩火,如何用水灭火,让大孩子学会使用灭火器;逃生时最好打湿衣服,以湿衣物包头,湿物捂住口鼻防烟雾吸入,猫腰冲出烟火通道,迅速向低层楼房撤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0-7岁宝宝安全问题成隐患 两岁孩子筷子由鼻孔插进大脑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