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951
- 昵称
-
- 经验值
- 1951
- 在线时间
- 156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9-15
- 积分
- 2107
- 精华
- 0
- UID
- 558198
       
- 宝宝生日
- 2011-10-09
- 帖子
- 293
|
产后从子宫里排出的恶露一般3周左右干净,但如果一直排出不断就被称为“恶露不尽”。遇到这种情况除了要去医生那里进行诊治外,饮食上采用一些食疗方法也有助于改善恶露不尽的症状。
在产后第一周就要喝生化汤,如果是剖宫产则第二周也需喝生化汤,再加上麻油猪肝,再吃些下面的排恶露食疗,即可快速恢复健康。
当产妇产后恶露不绝时,消炎清宫是主要方法。但除此之外,应用中药药膳调理产后恶露不绝也不失为可选方法之一。现介绍几个食疗方,产妇不妨根据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对症下药试着做做、吃吃。
当归黄芪羊肉汤
原料:
羊肉450克,当归50克,黄芪20克,大枣25克,艾佳人月乃水500克。盐、姜片适量。
做法:
1、将羊肉洗净,切片;当归、黄芪、大枣洗净。
2、锅内放入子艾佳人月乃水,放入当归、黄芪、大枣、羊肉、姜片,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烂,放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可做为产妇补血,治疗产后出血,体虚乏力。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黄芪适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失血过多;大枣更是生活中常用的补血食物,而羊肉更是对产后气血两虚,出血过多,乳少,脘腹冷痛有很好的疗效。
鸡子羹
原料:鸡蛋3个,阿胶30克,艾佳人月乃水100克,精盐1克。
做法:先将鸡蛋打入碗里,用筷子均匀地打散;再把阿胶打碎放在锅里浸泡,加入艾佳人月乃水用小火炖煮;待煮至胶化后往里倒入打散的鸡蛋液,加上一点点盐调味,稍煮片刻后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一直是月子里最佳补益品之一。阿胶具有补血、止血的功效,对子宫出血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此食疗方既可养身又可止血,对产后阴血不足、血虚生热、热迫血溢引起的恶露不尽有治疗作用。
山楂红糖饮
原料:取个大、肉多的新鲜山楂30克,红糖30克、艾佳人月乃水适量。
做法:先清洗干净山楂,然后切成薄片,晾干备用;在锅里加入适量艾佳人月乃水,放在火上,用旺火将山楂煮至烂熟;再加入红糖稍微煮一下,出锅后即可给产妇食用,每天最好食用2次。
功效:山楂不仅能够帮助产妇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还可以散淤血,加之红糖补血益血的功效,可以促进恶露不尽的产妇尽快化淤,排尽恶露。
藕汁饮
原料:取新鲜白嫩的藕1根,白糖20克左右。
做法:先将新鲜白嫩的藕清洗干净,然后用榨汁机榨取藕汁,可以将新鲜的藕汁煮开放温后加白糖给产妇饮用。
功效:藕汁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的作用,适合产后恶露不尽的产妇饮用,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小米鸡蛋红糖粥
原料:新鲜小米100克,鸡蛋3个,艾佳人月乃水、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小米清洗干净,然后在锅里加足艾佳人月乃水,烧开后加入小米;待煮沸后改成小火熬煮,直至煮成烂粥;再在烂粥里打散鸡蛋、搅匀,稍稍煮煮放入红糖后即可食用。
功效:小米营养丰富,是产后补养的佳品。与鸡蛋、红糖一起食用,可以补脾胃,益气血,活血脉,适用于产后虚弱、口干口渴、恶露不尽等症食用。
中药调理产后恶露不绝的几种食疗方法
气虚型
1.用料:黄鳝500克,黄芪30克。
制法:鳝鱼切丝,黄芪纱布包裹,加水适量共煮熟,去纱布包,加猪油、食盐、生姜煮沸,分2次服用。
作用:补中益气,养血止血。
2.用料:鹿角霜20克,母鸡1只。
制法:鹿角霜纱布包裹,母鸡去毛及肠杂后与鹿角霜一起加适量水同炖至鸡肉熟透,去鹿角霜,以食盐、生姜、花椒调味,分2次服用。
作用:补气健脾,温阳止血。
血热型
1.用料:马齿苋、鲜藕各100克。
制法:鲜藕切丝与马齿苋同入沸水中焯过,捞出沥水,用食盐、胡麻油、味精、白糖、醋凉拌,分一或两次服用。
作用: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2.用料:生地黄15克,木耳20克。
制法:生地黄加适量水煎30分钟,取汁;木耳用冷水浸泡后,放入前汁煮至烂熟,加糖适量,分2次服用。
作用: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3.用料:女贞子25克,旱莲草30克,鳖1只(小者)。
制法:女贞子、旱莲草用纱布包裹与鳖(去内脏、肠杂)同炖至鳖肉熟透去纱布包,以生姜、食盐调味,分2次服用。
作用:滋阴补肾,补血止血。
血瘀型
1.用料:当归、川芎各10克,益母草20克,红糖25克。
制法:取当归、川芎、益母草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加入红糖煮沸,分2次饮用。
作用:补气活血,化瘀止痛。
2.用料:桂皮6克,山楂20克,炮姜10克,母鸡1只。
制法:母鸡去毛及肠杂,与其余3味药加适量水同炖至鸡肉熟透,加食盐调味,分2或3次服用。
作用:温经活血,化瘀补脾。
3.用料:党参、黄芪、益母草各20克,红糖50克,鸡蛋2只。
制法:3味药与整只鸡蛋加适量水同煮至蛋熟,去渣取汁,鸡蛋去壳,两者再与红糖煮沸,分2次饮汤食蛋。
作用:活血化瘀,益气健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