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一:没练好,不上课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没有练好琴去上课也是白上,又或是因为孩子练得少,怕老师责备,干脆就不让孩子去上课了。事实上,没有练好琴更要去上课。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课上表现,针对没有练好的部分或者知识点多加讲解,巩固,恢复。如果是因为练习太少,怕老师批评,不来上课的话,那么这就是帮着孩子逃避责任,规避错误。慢慢孩子就会发现没有练好琴反而可以逃避,不用去上课,孩子就更不会练好琴,学习态度也会越来越消极。 补救方法:天艺教育的老师每一次上完课后都会给孩子们整理课后信息练习要点,针对不同孩子不同的练习方法,家长只需要督促孩子把上一节课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反复练习,再预习新的内容,然后孩子把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练习情况,填写好表格,带给老师,再由老师指导如何纠正错误或者不牢固的知识点,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练好琴! 误区二:无法在孩子的课堂上保持安静
在课堂上,孩子拉错了,“啪”家长一掌打过去,“错了”家长严厉的批评,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和过于紧张的课堂气氛。孩子在课堂上就会担惊受怕,生怕出错,但是越怕越错!长久下去,孩子的自信心必定受到打击;如果老师表扬了孩子,家长可能因为高兴随声附和,又很容易让孩子在课上骄傲放纵。有一些孩子课上遇到不懂的或者不会的,习惯地转过头主动跟父母要求某件事,这时候,家长不要直接管教或应允,一定告诉孩子问老师,养成“不耻下问”的习惯,家长不要随意进入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否则就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补救方法:家长在课堂上做一个安静的旁听生就可以,同时把问题或者一些细节记录下来,父母课上的感受可以等到课下再与孩子交流,再互相探讨!除非孩子在课上身体不适,否则任何情况下都请家长一定保持安静。 误区三:绝对不能错
很多家长课下在陪练的过程中,对孩子不停的指点和纠错,家长的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孩子哪里出错了,或者拉的不够好。这样做,家长会非常累,而孩子也会慢慢养成依赖心理,停止思考,无视错误,等着别人告诉自己哪里哪里错了,如果没人从旁纠正自己便什么也不管,一个劲儿地拉,拉的时间再长也没有用! 补救方法:家长在课下监督孩子练习的时候,不要对知识本身过分关注,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练习态度和练习效率。即便有错,可以带到课堂上让老师更加了解孩子知识掌握的弱点在哪里,经过犯错后的正确往往是最有效的进步 误区四:生病、考试来了,练琴靠边儿站
如果孩子生病或者碰到急事儿了,自然是有段时间没法坚持练习了。这个理由看起来非常的合情合理。但是,落下的功课不会因为你生病了,而为你保留学习的记忆。 补救方法:在紧急事情过去之后,一定要有意识的把落下的功课和练习一点一点的补回来。切莫过去就过去了,否则既打乱了学习节奏,又会让孩子觉得练琴这事儿不重要。教给孩子合理规划时间比占用练琴的时间对孩子更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