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分娩结束6 ~ 8 周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此过程称为子宫复旧。子宫复旧的过程包括子宫肌纤维的缩复、子宫颈的复原、子宫内膜的再生等。除了子宫由大变小以外,子宫内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正常。子宫颈在分娩时发生最大限度的扩张,宫颈口可扩大到直径10 厘米。大约在产后4 周,子宫颈可完全恢复正常。 阴道与外阴:阴道壁和阴道口在分娩时也发生极度扩张,黏膜皱褶消失。分娩后,阴道变成松弛的管道,阴道周围组织和阴道壁出现水肿,淤血呈紫红色。在产褥期(产妇产出胎儿后到生殖器恢复一般状态的一段时期),阴道壁张力逐渐恢复,产后3 周阴道皱褶重新出现,阴道逐渐缩小,但不能恢复到原有的程度。分娩时发生的裂伤或手术切口逐渐愈合。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成为残缺不全的痕迹,产后无法恢复。 盆底:分娩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压迫与扩张,使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弹性降低,并有可能伴有部分肌纤维断裂。如果没有严重的损伤,产后1 周内,水肿和淤血就可迅速消失,组织的张力逐渐恢复。最好能结合产后锻炼,否则难以恢复到孕前的水平。如果产后过早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就可能引起阴道壁膨出及子宫脱垂,应特别注意。 乳房:产妇在产后24 小时内开始感觉乳房发胀,变硬,最初几天的初乳颜色发黄,含免疫性物质和胡萝卜素,非常有营养,可增加新生儿的抵抗力。宝宝对乳头的吸吮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恢复。 心血管系统:怀孕期间,血容量与心输出量均增加,分娩后便趋于缓解。产后3 天内,由于子宫收缩,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易诱发心力衰竭。因此,凡有妊娠合并心脏病者,无论是顺产还是难产,均应特别注意产后3 天的变化。 呼吸系统:产后腹部器官恢复正常位置与状态,因此,不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形发生。如果有呼吸困难,一般需先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泌尿系统:经阴道分娩者,膀胱受到胎儿通过的压力,以及尿道周围组织肿胀、淤血、血肿或会阴切口的影响,致使产妇对膀胱涨满的敏感度降低,易产生排尿困难。另外,涨满的膀胱也影响子宫收缩,因此,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 小时内排尿极为重要。消化系统:由于分娩时能量的消耗以及体液的大量丢失,产后妇女常会感觉到饥饿和口渴,如无麻醉等特殊原因,产后可立即进食,比如月子米酒等。 消化系统:由于分娩时能量的消耗以及体液的大量丢失,产后妇女常会感到饥饿和口渴,如无麻醉等特殊原因,产后可立刻进食,比如生化汤等。
|